第464章(第2/3頁)

答案是顯然易見的。

他們同樣也會融入這個大家庭之中,成為家庭的一分子。

面對顧度平的問題,朱和墨微微一笑。

“在土耳其,在過去的兩百多年間,在巴爾幹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新的土耳其人,將來,當羅馬帝國的解放的時候,土耳其人的彎刀會被羅馬帝國的短劍所取代,而到了那個時候,等待那些人的是什麽呢?是新一輪的融合……不,應該說是進步,文明的進步!”

朱和墨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又一次提到了羅馬。

“在重新征服的過程中,羅馬帝國也會面臨著與埃及同樣的問題,居於弱勢地位的被征服血統會被征服者的血統所取代,而這個血統到底是希臘人的、還是亞美尼亞人的,或者是華夏的,就在於將來的羅馬帝國如何操作了,至少在埃及,我正在通過一切手段,保證這個血統上變化,朝著對華夏有利的方向的發展,未來的埃及人是什麽?科普特人?當然不是,現在純正的科普特人又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隨著夏人血統的膨脹,這裏的許多事物必定會改變。畢竟,至少在未來一兩百年內,王衛和他們的後代在財產和地位上,相對於普通的科普特人,都處於優勢地位,或許科普特人奪回了他們的國家,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少數的權貴獲得了權力,大多數科普特人,只能在底層掙紮,其未來命運自然可想而知。可,王衛和他們的後代卻不同,他們或許不是馬木留克貴族,但實際上,又有什麽分別呢?地位上以及經濟上的劣勢會直接影響到他們族群的繁衍!”

朱和墨的笑容依然是燦爛的,但是他的言語卻是冰冷無情的。甚至,沒有任何人懷疑,這些話如何傳出去會引起什麽樣的軒然大波,但是對此朱和墨並不擔心,因為王宮裏的侍衛都是華夏人。

“……一百年、兩百年,哦,也許三百年後,埃及就會以一種極為特殊的方式融入華夏,就像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一樣融入大家庭裏,你看……”

指著窗外數尺外站著的王衛,朱和墨感嘆道。

“你看,這些王衛才是我華夏真正的好兒郎,如果沒有他們去征服異族的女子,我華夏又怎麽可能在再一次教化四夷呢?”

呃……現在這個“教化四夷”怎麽聽起來那麽別扭呢?

作為讀書人的顧度平的臉頰不由微微一紅,他所想的不是那四個字中的另一層含義,而是想到了自己納的色目婢,過去納色目婢不過只是因為好其年青貌美而已。可是現在他卻突然意識到,在此之外,還有另一層極為重要的使命,是為了教化四夷,是為了撫夷歸夏,是為了……

哎,突然,顧度平的心裏又生出一種疲憊感,他意識到自己根本就沒有私人的時間,白天他為大王勞心勞力,晚上同樣還要繼續從事著教化偉業。

哎呀!

這麽看來,還應該再納幾房美妾,主納妾可不是為了個人的私欲,而是為了保證文明的傳播,為了推行“教化”。

這真是……辛苦啊!

看著那些年青的正值壯年的王衛,顧度平的心裏不禁對他們心生佩服之情,他們如此公而忘私的日夜操勞的,實在是難得的很、辛苦的很,也著實讓人佩服的很。

當然,朱和墨當然不知道,顧度平的腦海子在想著什麽亂七八糟的事情,不過,即便是他知道了,也會覺得很有道理。

相比於顧度平瞬間的胡思亂想,朱和墨更多的卻是在那裏感慨著歷史。

“想我華夏兩度陸沉於異族,雖然歷盡劫難,億兆人死難,但到最後居然還可以保全種族,只能說是天佑了,或許,這也就是天命在我華夏的證明吧!”

聞言,想到羅馬帝國境內的羅馬人已經趨於消失,顧度平有些沉重的點了點頭。

“可不就是如此,興許這就是天降大任於斯人也的命數吧!”

這樣的說法,顧度平自己都不相信,也就是隨口一說而已,隨後,他看著似感嘆不已的王上問道。

“王上,這邊沒有回施的余地了嗎?”

顧度平之所以會來開羅,並不是為了尋求支持,而是為了與埃及達成盟約,但是現在看來,埃及這邊的阻力太大了。

“那些人只想著自掃門前雪啊……”

這麽感嘆一聲,朱和墨有些沉悶的說道。

“本王倒是有意簽署盟約,而且本王也知道,這次機會難得,可是,他們如此敵視,本王又能奈他們何?”

身為王上,也有身為王上的無奈,或許,對於科普特人,對於整個埃及,朱和墨都有著完整的計劃,這個計劃會在未來一代人、兩代人、三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時間裏不斷的推行,但是卻無助於眼下的局勢。

“小臣知道王上難為,只是,如果沒有埃及的幫助,只恐怕大王在短期內,是無法返回羅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