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

果然,在李東陽到來之後,謝遷肩膀上的壓力小了許多,皇帝說話時不會再謝先生長謝先生短,連遺詔也由李東陽來代擬。

李東陽進宮後不明所以,皇帝龍體有恙他早就知道,但現在卻是沒來由突然病危,這是他怎麽都接受不了的。

“李公謀”雄才大略,心有丘壑,他本對朝政抱有無限期冀,希望一展抱負,可惜他老來喪子白發人送黑發人之後整個人都變得頹廢不堪,對朝政上的很多事都心灰意冷,他如今跟謝遷的想法大致相當,就是找機會離開朝廷,致仕回鄉。

但弘治皇帝挽留他的心思異常堅決,在《大明會典》正式成書前,也就是頭年的十一月,弘治皇帝便賞賜李東陽玉帶織金衣,臘月《大明會典》正式修撰成功,到了二月,又禦賜紅色蟒衣給李東陽,以示恩賜。

大明歷朝歷代皇帝對臣子禮待優渥,便是從弘治皇帝開始的。

朱祐樘氣息渾重,顯得有氣無力,但他對兒子的交待和囑托甚多,口宣讓李東陽撰寫的遺詔只有一個中心思想:

“傳位太子,以劉健、李東陽和謝遷為顧命大臣,知經筵事,蕭敬接替王嶽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執東廠,英國公張懋負責領銜治喪,在新舊皇位更叠之際軍政大事由張懋統籌安排,五軍都督府派四營人馬駐守京師周邊。”

可以說,朱祐樘想得非常周全,把兒子登基所有能想到的事情都想到了,他在安排顧命大臣時沒有安排馬文升、劉大夏這樣的六部堂官,因為太子如今尚未成年,做顧命大臣的一定要是以治學和儒名見長、得到天下士子崇敬的泰鬥級人物。

在這點上,劉健、李東陽和謝遷都是翰林出身,且在翰林院、詹事府、禮部供事多年,曾參與弘治立朝之後大多數禮部會試,殿試讀卷官也不落下,可謂桃李滿天下,在學子和儒官中德高望重。

至於馬文升和劉大夏雖然有治國之才,也是進士出身,但始終是部堂,皇帝知道你們能幹,但讀書人可不會把你們當神一樣供著。朱祐樘衷心希望內閣三位德高望重的大臣除了能當好顧命大臣,成為兒子的先生和指路明燈,所以讓三人同時兼領經筵日講,就是為了保持兒子學業不受影響。

其實還有一點,朱祐樘不會說,劉健、李東陽和謝遷也不敢想。

弘治皇帝之所以只安排三位內閣大學士作為輔政大臣,馬文升和張懋這兩位執領朝廷文官和武將體系的大臣卻被排除之外,也是皇帝心中有主次親疏,朱祐樘怕馬文升和張懋會利用手上的權勢,結黨營私,謀朝篡位。

自古以來最難辨別的便是忠奸,許多篡奪皇位之事,都是那些皇家人眼中的“忠臣”做出來的,比如王莽,比如楊堅,又比如趙匡胤,主少國疑的情況下最容易發生篡位,朱祐樘心中也在防著馬文升和張懋。

但朱祐樘的確多慮了,馬文升都已經七十多歲了,作為文官忠君思想根深蒂固,根本就沒有造反之意,就算他造反也沒多少人擁戴。

張懋是世襲的英國公,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雖領軍政,但同樣一身儒官氣息,生來富貴,沒有體會到社會底層生活的艱辛和無奈,唯一想的便把自己的公爵之位傳承下去,為何要做謀逆的叛賊而招致千古罵名?

自古以來造反的權臣,或在天下大亂時趁勢而起,或是從朝廷的中下層官吏以及社會的中下層升鬥小民爬起來,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不安分之心,一旦有機會他們敢於冒險謀奪皇位,成就大業。

……

……

李東陽的遺詔剛落筆,劉健、馬文升、劉大夏、張懋、外戚張氏兄弟等人前後腳抵達坤寧宮。

這些人都是朱祐樘臨終前傳召,就算不是顧命大臣,也要詳細交待一番,寄予厚望,讓他們輔佐好少太子,聽命於三位顧命大臣等等。

劉健作為內閣首輔,此時他的身體已大不如前,到坤寧宮之後好半天他才反應過來一件事,皇帝分明是在臨終授命啊!

劉健不由望著旁邊正在哭鼻子的太子,再看看李東陽和謝遷,政事上,他對於李東陽和謝遷主持大局心甘情願,他入閣雖然比李、謝二人早,這幾年他只是占著一個首輔之名,大小事項基本都是由李東陽和謝遷裁決,只是遇到一些難事,幾人才會坐下來商量一番。

內閣三位大臣中,劉健並無爭名逐利之心,想法大致跟李東陽和謝遷一樣,老來能得安逸,過幾天清閑日子最好,如果皇家有需求那就再幹幾年,但若皇帝看著礙眼,隨時都可以回歸田園過安穩日子。

不爭,是內閣三大輔政大臣的共同性格,也是朱祐樘的禮待讓他們感念皇家恩德,他們對朱厚照缺少亦師亦父的嚴厲,這也是為何歷史上的劉瑾能趁勢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