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

十月初一,黎明時分。

土木堡內,沈溪已經做好出擊準備。

四千五百余兵馬以及兩千民夫已經準備完畢,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戰爭,必須要將面前的兩千韃靼兵馬擊敗,才能避免在撤回居庸關的途中被兩千騎兵騷擾,無法快速行軍,進而被敵人中軍追上,帶來全軍覆沒的命運。

跟之前與火綾兵馬交戰時的境況一樣,沈溪沒在城中留下多少人馬,充其量也就兩百名步卒、幾十名炮手和裝彈手以及五百多傷兵,帶著剩下的兩千民夫,看守火綾跟那些韃靼戰俘。

沈溪從未打算殺俘,但他也知道如果這一戰失敗,這些戰俘很可能落回韃靼人手上,重新裝備起來攻擊大明邊塞。

所以沈溪下了一道軍令,如果這一戰出擊兵馬在城外潰敗,城內戰俘必須就地格殺,不能留給韃靼人。

但沈溪知道這條軍令執行難度很高。

城裏的步卒、傷兵和民夫如果知道前方大敗,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逃走,而不是殺俘耽誤時間。

留下戰俘一條命,或許就能保全自己一條命……如果將戰俘悉數殺掉,那憤怒的韃靼人絕對不會罷手,即便追到居庸關下也會不死不休,在騎兵追擊下生存的幾率實在太小。

身處封建王朝,又屬於抗擊侵略的戰爭,本來不應該存在某種仁慈,只是沈溪來自後世,具有開明的思想,怎麽也不願意做出濫殺戰俘的舉動。

隨著東方天空越來越明亮,沈溪小寐後立在城頭,用望遠鏡打望遠處。

沈溪仔細觀察城外韃靼人的營寨,剛開始還好好的,但不知道為何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

雙方距離五裏,韃靼人警惕性很高,營寨又建在高地上,想靠夜襲取勝不太現實,反倒是以之前的軍陣出擊最合適。可惜如今韃靼人已經有了防備,再難打出之前跟火綾所部一戰酣暢淋漓的大捷來。

即便是跟火綾所部一戰,也有僥幸的成分,現在要戰勝這路兩千騎韃靼兵馬,沈溪推算了一下,勝機其實只有不到三成,全依賴對方統兵大將犯傻,再次集結與自己進行面對面的較量。

“大人,兵馬已準備妥當,如今天剛破曉,估計韃靼人還在睡懶覺,若日出後,韃靼人有了防備,就達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了!”

西城墻臨時搭建的城垛後方,胡嵩躍來到沈溪身邊奏稟。

在胡嵩躍眼中,沈溪是個性情古怪的主帥,每天都喜歡拿個小圓筒站到城頭打量遠處的韃靼營地,具體看到什麽卻不說,但他猜想沈溪看到的不會比他多。此時天剛蒙蒙亮,連幾十丈外都看不清楚,遠處營地只能見到微弱的燈火,他不知道沈溪是怎麽通過那小圓筒確定韃靼人動向的。

“不用了,看來今天這一仗沒法打了!”沈溪突然說了一句。

胡嵩躍先是一怔,隨即問道:“大人,你在說什麽?卑職不太明白,不是已經準備好了麽,為何……突然又不打了?”

沈溪轉過頭瞪了胡嵩躍一眼,道:“如果我說韃靼人的援軍來了,我們出城純屬送死,你怎麽看?”

“援……援軍?”

胡嵩躍腳下一個不穩,差點兒從城頭摔下去,好在後面有人扶著他,等他回過神來,目光就沒離開遠處的韃靼軍營,“大人,這黑燈瞎火的,您莫不是長了千裏眼吧?您怎知……韃靼人的援軍到了?”

沈溪正準備將望遠鏡遞給胡嵩躍,卻又怕胡嵩躍吃驚之下不小心把望遠鏡跌地上摔壞,當下道:“本官拿著,你自己看吧!”隨後將望遠鏡遞到胡嵩躍眼前。

胡嵩躍從那小圓孔看出去,半晌都沒看明白,等最後視野變得清晰時,他發現自己好像開了天眼,居然能看到遠處營地裏士兵走動的情況,還有前方天與地交接處,正源源不斷開來的韃靼騎兵。

胡嵩躍指著西方,臉上一片惶恐:“大人,我看到了韃靼人的營地,還有援軍……數量不少,僅僅視野裏的恐怕就有六七百騎,或許整支援軍有幾千騎!”

“看清楚了?”

沈溪將望遠鏡收回,胡嵩躍沒有再大驚小怪,只是好奇地打量沈溪,他忽然明白沈溪之所以能看得那麽遠,完全是得益於那小玩意兒。

“大人,這可是好東西,不知您從何處得來?”胡嵩躍咋咋呼呼地看向沈溪。

沈溪心說粗人就是粗人,不問這東西的原理是什麽,張口就是問從哪兒來的,以便回頭好搞一套。當下沒好氣地回道:“臨出征前,皇上禦賜的寶物不行嗎?”

“禦賜?陛下給的?”

胡嵩躍咽了口唾沫,眼饞不已,但他馬上意識到,現在不是糾結這個問題的時候,而應該把注意力放到韃靼營帳中源源不斷開來的韃靼援軍上面,“大人,情況不妙,韃靼人援軍突然殺至,是否預示宣府和張家口堡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