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

沈溪尚未打定主意,是否趁著與交趾兵馬交戰的機會,光復舊土,重設大明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不想他未出兵便已被朝廷上下否決。

朝廷反對的理由五花八門,最重要的原因是大明自永樂年後,朝廷便開始變得保守起來,到土木堡之變後保守主義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基本上不會主動挑起對外夷的戰爭。

大明飽受儒家中庸思想荼毒的君臣覺得,擁有中原沃土便已足夠,至於什麽草原、沙漠、高山等,都屬於不適合大明百姓生活的蠻荒之地,就算打了勝仗,也不可能將這些地方占據,不如從開始就別打。

等蠻夷主動來進攻,大明將士以守代攻,在自己的國土上將外夷驅趕走便可,如此省時又省力。

沈溪琢磨收復交趾故地,在朝中大臣們看來無法理解……你有那閑工夫,先把西南六省叛亂給徹底解決,打什麽交趾?這不是閑得沒事找事,給朝廷找麻煩添加負擔嗎?

謝遷原本擔心朝中有人提出讓沈溪出兵交趾,但他問詢各方的意見後,發現沒人贊同,也就放下心來,高枕無憂等著參加朝議,他相信弘治皇帝也會主動將這事否決。

但可惜,謝遷等了半個月,皇帝愣是沒對這件事做出裁決,沈溪的奏本被留中不發,出不出兵成為了一樁懸案。

沈溪統兵滯留於廣西治所臨桂城外。

到十月下旬,沈溪仍舊沒有領兵出征的跡象,蘇敬楊和王禾等人屢次催促,希望他能遵照之前的諾言,給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但此時沈溪好像忘了有這麽回事,在例行升帳議事時,壓根兒就沒有提進兵何處的問題。

但大練兵卻在沈溪堅持下,如火如荼展開。

由於沒辦法進行實戰演練,臨桂周邊已尋不到一個叛軍的蹤跡,只有在湘西、雲貴等地,還有零星叛亂,但已不成氣候,甚至連地方上的盜匪也少了許多,官道恢復正常通行,西南在沈溪坐鎮下,一片太平。

沈溪采用了特別的訓練手段,追求對士兵戰術素養提高,練過初級的站軍姿、走隊列後,便開始就排兵布陣以及長途奔襲等一點點進行引導。

沈溪軍中最倚重的是火炮、火銃,此時無法完成軍中火力的提升,畢竟火炮和火銃研發在這時代很困難,他又置身戰場,不能參與武昌府的火器研發,使得軍中火器的威力仍停留在戰前水平。

因火藥有限,士兵們的訓練不能用實彈,沈溪只能一片片機械地演練,重復軍陣、“排隊槍斃”以及長途奔襲等流程。

……

……

堅持一個月下來,將士們都苦不堪言,等升帳議事時,將領們都跑來跟沈溪訴苦,請求出兵。

兩位監軍張永和劉瑾,則大唱反調,拒絕再出兵,因為他們怕死,更不想為自己惹來麻煩。

沈溪軍中原本上下一心,可隨著駐兵時間一長,士兵們的主觀能動性大大降低,軍中好像陷入一潭死水,沈溪巡查軍營時,士兵們都沒多少精氣神,這其中也有大家夥兒吃不慣充作軍糧的玉米、番薯等因素在內。

“……大人,這樣下去可不行,軍中將士現在怨聲載道,沒有仗打,還不能歸家,都半年了,家裏婆娘和孩子不知道啥光景,大人可得想個辦法,如果再拖下去,軍中非出現逃兵不可!”

十月二十九,中軍大帳,王禾單獨請見沈溪,叫苦不叠。

對軍中將士來說,沒有戰事,也不能回去跟老婆孩子團聚,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無用功,就算有吃有喝,不滿的情緒也在快速積累中。

沈溪原本正在看廣西南部地圖,聞言打量王禾,問道:“我早就說過年底便有仗打,為何如此心急?”

王禾解釋道:“大人,不是末將心急,而是軍中將士的耐性快被磨光了……咱到臨桂城,明明城池就在眼前,可一直駐紮城外,士兵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點兒閑錢,卻什麽都買不到,出征前配發的兩套衣服,這會兒差不多該換了,眼看就要到冬月,士兵們總不能挨凍吧?另外,家裏的婆娘和孩子秋收是否順利,是否把小麥種上,沒人知道,這會兒正值農忙的最後時刻,將士在外心思歸啊!”

沈溪笑了笑,問道:“小詞整得很溜,誰給你寫的?”

王禾愁眉苦臉:“大人莫要言笑,末將正在跟您說正經事呢!”

沈溪一擺手:“王將軍將出兵看得太過簡單,本官向朝廷請調前往廣西南邊,抵禦交趾犯邊兵馬,但奏本遲遲沒有回音,你覺得本官可以來個先斬後奏?”

王禾遲疑了一下,苦惱地搖頭:“怕是不妥!”

“連你也說不妥,那就不能怪本官!”

沈溪道,“本官也想早些有仗可打,讓將士們建功立業,但現在沒有皇上的旨意,先斬後奏由本官來承擔後果沒什麽,但若將士浴血奮戰,最後朝廷卻不認可功勞,這仗打下來又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