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3頁)

“是,是!”

張彩和劉宇等人都應聲不叠。

不但劉瑾忌憚沈溪,連這些朝中閹黨要員也擔心沈溪回朝會給當前政局帶來變數。

劉璣插話道:“以前沈之厚在朝中沒什麽聲望,文武百官根本不當他是回事,但自從他於陛下面前公然彈劾劉公公後,朝中人反而將他當作文官翹楚,如今民間清議對他評價很高……”

劉瑾怒道:“你這話是何意?難道是想說,咱家在民間清議中評價太過糟糕,誰跟咱家作對,誰的聲望就得到提升,是嗎?”

劉璣發言也被劉瑾嗆了回去,不敢再接茬。

張文冕問道:“不知沈之厚大約會在多久後回到京城?”

這問題劉瑾回答不出來,他腦子中對地理可沒有概念,至於其他幾人也不是專門研究這個的,只有劉宇對此造詣頗深,他畢竟在西北任職多年,論資歷比曹元深厚多了,當下道:“快的話,大概月余便能抵達!”

劉瑾吸了口氣,道:“這麽快?”

誰都聽得出來,劉瑾對沈溪非常忌憚,曹元道:“公公似乎不應該為一個後生小子回朝之事太過在意。”

劉瑾冷笑不已:“你的意思,是說咱家怕了沈之厚,是嗎?咱家是很忌憚那小子,也不想想,論歲數你們都比沈之厚年長,但論軍功,論資歷,甚至論陛下的信任,誰能超過他?說他是後生小子,你們又算什麽?”

這會兒劉瑾心態已經爆炸,原本對於身邊人那種謙和禮讓的姿態,也因權力欲膨脹,以及對沈溪回朝的擔憂,而蕩然無存,此時劉瑾就好像一條瘋狗,見誰咬誰。

如此一來,誰都不想給劉瑾提建議,都想讓別人說話,以免觸黴頭。

不過張彩對劉瑾很忠心,還是開口道:“沈之厚回朝對公公最大的影響,應該是面聖後胡說八道,尤其是涉及安化王謀逆之事……若能阻止他回朝見到陛下,順帶讓安化王早些伏誅的話,或能免除後患!”

劉瑾望著張彩,似乎很欣賞這番話,道:“繼續說。”

張彩分析道:“沈之厚回朝,陛下必然會賜見,問及西北叛亂詳情,若被陛下知道如今韃靼並無犯境,對公公的聲望怕也有一定影響……所以,最好不要讓沈之厚跟陛下相見!”

“嘶……!”

劉瑾咬了咬牙,嘴裏發出的聲音極為刺耳。

他現在是一個謊言接著一個謊言,把朝事當故事一樣跟朱厚照講,換作以前皇帝對他絕對信任,沒有任何問題。

但隨著時間推移,朱厚照對他說話做事都產生一定懷疑,到現在劉瑾發現必須要用更多謊言才能把以前的謊言兜住。

最讓人擔心的,莫過於有人把這些謊言戳破,一般人不敢在朱厚照面前說三道四,就算有心去說的,也沒機會面聖,但沈溪就不同了。

朱厚照跟沈溪的關系本來就很好,再加上沈溪這次去寧夏平叛凱旋而歸,朱厚照得仰仗沈溪在未來一年輔助他平定草原,必然會接見並詢問其在地方時的情況。

再者,沈溪跟劉瑾關系勢成水火,有很大可能會趁機在皇帝面前詆毀……

劉瑾想了下,現在要收買沈溪時間上根本來不及,且以沈溪一貫的態度,這麽做沒有任何意義,當即問道:“那該怎麽辦?”

張彩肯定地道:“除非沈之厚不能回京,否則此局難解。”

“呵呵!”

劉瑾苦笑不已,“即便下令讓沈之厚回宣府,但也必須要有陛下準允才可,或者是……假傳陛下禦旨……這背後的事情太過麻煩,手尾不好處理……若沈之厚堅持回朝,事情會更麻煩……”

張彩不回答,顯然他不看好沈溪回朝後發生的事情。

張文冕為了體現自己的存在價值,再次站出來發言:“公公其實不必擔心,只要沈之厚回朝時,以一些事進行威脅,讓他不敢胡亂說話,就算他能面聖也無濟於事……公公只要時刻盯著他,他敢當著公公的面向陛下告狀嗎?”

“對!”

劉宇和曹元在旁幫腔。

劉瑾深深地吸了口氣,道:“一定要想辦法讓沈之厚無法回朝,若實在攔不住,就讓他知道咱家的手段,他的妻兒老小可在京師,看他怎麽造次!”

……

……

劉瑾為避免沈溪回朝對他造成太大影響,安排了種種應對措施。

隨著時間推移,沈溪距離京城愈發接近,劉瑾把能做的事情基本上都做完了。

這會兒劉瑾最怕的,還是沈溪回朝後跟朱厚照檢舉西北地方韃靼人犯境之事純屬虛報,劉瑾眼見朱厚照對沈溪回朝態度堅定,他只能棋先一著,到皇帝跟前告知西北狄夷犯境已基本結束。

這天他到乾清宮,把事情大致說了一遍,朱厚照聽完後將信將疑,問道:“劉公公,朕沒記錯的話,之前西北局勢好像一直很緊張,地方告急的奏疏多達幾十份,怎麽短短幾天時間,韃子就撤兵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