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

沈溪剛到軍事學堂,還沒等他跟胡璉說話,門口有值守兵士來報,說是工部尚書李鐩前來拜訪。

“下官先回避。”胡璉道。

沈溪看了胡璉一眼,一擺手:“你留在這兒,我出去看看李尚書因何而來。”

沈溪並未打算跟胡璉一起去見李鐩,他跟李鐩的私交不錯,在幾位尚書中間,沈溪難得有一個“相識於微末”的朋友,李鐩當時的地位不比沈溪高多少,但現在二人都當上了尚書。

李鐩見到沈溪,並未恭敬見禮,上來便道:“聽會同館的人說,韃靼派使節過了居庸關,眼看就要到京師,這件事你知曉嗎?”

沈溪點頭道:“是有這麽回事,大明來年就要跟韃靼人開戰,這會兒對方派出使節前來,說是商談上貢的事情,我看多半是探聽我大明的虛實,以確定來年是否需要做出應戰準備。”

李鐩道:“那你的意思是……?”

沈溪看了李鐩一眼,知道對方是借韃靼使節的事情,試探他的口風,當下笑道:“我的意思,難道時器兄不清楚?”

李鐩苦笑一下,道:“之前謝尚書不止一次來工部,詢問朝廷錢款劃撥的事情,順便說到來年戰事……如今朝廷上下,少有人支持跟韃子開戰,認為根本沒那必要……韃子這幾年先是在侵犯我大明疆土時遭遇慘敗,後來又發生內亂,怕是短時間內沒精力威脅大明邊防吧?”

“很多事說不準。”

沈溪道,“本來以為草原上戰亂不斷,讓韃靼人元氣大傷,但你看看,這幾年哪年韃靼人消停過?草原上的生活環境太過艱苦,大明又未跟草原通商,韃靼必須要靠戰爭掠奪來獲得必要的生活物資,他們生活越是困苦,越會南下擾邊,指望他們止戰的唯一方法就是將其徹底打服。”

李鐩搖頭道:“之前我大明連續擊敗韃靼人,尤其先帝時在京城腳下留下數萬韃靼屍首,還不算打服嗎?”

沈溪道:“前幾年大明都是被動迎戰,就算為數不多的主動出擊,也是以失敗或者無功而返告終,使得韃靼人根本有恃無恐,完全不需要考慮防守的問題,天天琢磨著怎麽南下劫掠,談何打服?最好是讓他們遷居到距離大明邊境數千裏外的漠北,這才是最好的結果。”

“行,這件事我不跟你說太多,之前謝尚書向我施壓,礙於情面我應承下來,但這裏我可以保證,無論你作何選擇,我都不會加以幹涉……你莫要怪責我兩不相幫,實在是……朝廷主流輿論如此,無可奈何。”

李鐩感覺自己在出兵草原的問題上,沒法幫到沈溪,所以幹脆先來通知一聲,讓沈溪有個心理準備。

沈溪苦笑道:“看來朝堂上,我得孤軍奮戰了。”

李鐩道:“有些事你本可變通,未必需要把關系鬧僵……你入朝時間不長,若你堅持出兵,順風順水還好,就怕出什麽偏差,那時朝廷上下只怕滿是非議,你一個人如何能頂受闔朝官員攻訐?”

沈溪沒再就此討論,行禮道:“多謝時器兄提醒。”

……

……

因為朱厚照要參加午朝,沈溪成為朝野關注的對象。

所有人都知道這次朝會要說什麽,涉及大明來年是否跟韃靼開戰,很多人怕這會損害大明的利益,繼而讓自身利益受損。

以儒家中庸思想,沒人願意沈溪打這仗。

曾經為了鬥劉瑾提出的基本國策,到現在閹黨覆滅已是人人拆台,沈溪感覺寒意陣陣。

沈溪心想:“估摸只有劉瑾專權時朝廷大政方針才沒人敢非議,只有強權才能獲得世人認同……說來說去,還是高壓政策有效啊。”

沈溪留在軍事學堂,沒打算回兵部衙門,他相信回去後承受的壓力只會更大。

至少大部分人都不會想到他躲進了軍事學堂,之後他不打算從大明門入宮,直接走東安門。

眼看到了巳時末,沈溪已開始準備入宮時,軍事學堂又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這次造訪者是小擰子。

“沈大人,可算找到您了。”

小擰子見到沈溪後,擦了擦額頭上滾滾而下的汗珠,外面寒風刺骨,小擰子卻大汗淋漓,足見其跑了不少冤枉路。

沈溪道:“可是陛下有要事交代?”

小擰子道:“正是如此,陛下讓小人來跟您說,這次午朝商議來年戰事,請您無論如何都要支持出兵,至於旁的事情……陛下說了,您不必擔心,他一定全力支持,讓這場戰事可以進行。”

沈溪苦笑一下,暗忖:“這會兒朝會時陛下給我撐腰,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等於是把我逼到全體朝臣的對立面。”

沈溪道:“這會兒陛下可是入宮了?”

“已經回宮去了。”小擰子道,“昨夜陛下早早便睡下,兩刻鐘前起來,就是為了趕上這次午朝。陛下知道沈大人您一定會參加午朝,沒有絲毫耽擱的意思……小人跟您傳過話後,就要趕回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