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〇二章 宴客

沒到天黑,張太後和夏皇後往豹房卻鎩羽而歸的事便為京城主要勢力得知。

謝遷更是為此去了一趟戶部衙門。

因年後京城所有官署中最不清閑的那個就是戶部,楊一清要負責年後各部預算和錢糧調度,很早便回衙辦差。

當然六部中還要數吏部開衙最早,不過沈溪辦了幾天差後又恢復悠閑狀態,再者不管沈溪做出多少的努力在謝遷這裏看來都微不足道。

楊一清在戶部公房接待了謝遷。

等謝遷表明來意問詢豹房之事,楊一清神色略顯回避。

楊一清道:“現在能夠得到的消息不多,只知太後和皇後往豹房去,前後不到一個時辰便出來,是否順利面聖暫且不知,但看來去匆忙,大概是……沒見到吧。”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楊一清很明白官場生存之道,在這節骨眼兒上,他只是按照已知的消息做一個基本判斷,至於更深層次的東西他不會說,哪怕知道也不會講出來,便在於這些消息的來源渠道很多上不了台面。

只能把淺顯的東西說給謝遷聽。

謝遷臉色有些難看,顯然他希望得到的答案並非如此。

謝遷嘆道:“老夫聽說,太後並未見到陛下本人,甚至連皇後都沒跟陛下相見,有傳聞說,陛下派江彬出面擋駕……”

楊一清望著謝遷,發現謝遷回望他的時候,立即明白謝遷這是在試探,幹脆避開對方的目光,不去回答。

“看來現在再想挽回邊軍入調之事已不可能。”謝遷道,“戶部這邊莫非已開始做相應的錢糧準備?”

“嗯。”

楊一清點了點頭,道,“宮裏直接下旨,由戶部負責入調兵馬的糧草物資供應,至於糧餉外的東西,諸如武器裝備這些,則由其自備。宣大總兵府會跟地方官府統一調配,這件事在下已跟都督府方面打過招呼。”

謝遷道:“其實可以跟兵部說說。”

楊一清有些詫異,不明白為何謝遷非要把一些差事往兵部推,照理說糧草調度既然由戶部接手,再甩給兵部不太合適,畢竟皇命是直接對戶部下達的。

謝遷稍微解釋:“之厚說要卸任兵部尚書,得看看他的實際行動,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消息傳來,大概要等到上元節結束才會實現……如此不妨給兵部多派些差事,看看是個什麽情況,至於別的你不用管,這件事便如此定下來了。”

楊一清稍微明白過來。

謝遷是直接以內閣首輔的名義對他下達命令,繞過聖旨行事,等於說謝遷“僭越”了。但謝遷自己可不會承認,而楊一清又不能因此指責什麽,甚至於還要乖乖領命。

“那是否將後續糧草調撥情況,一並告知兵部?”楊一清請示。

謝遷稍微一想,搖頭道:“先把初期調配安排過去,至於後續如何,看情況而定。還不知之厚傳出的消息哪句真哪句假,若兵部出了亂子,一切都是徒勞。”

……

……

朝中各方勢力還在打探張太後、夏皇後前往豹房探訪的內幕。

這會兒消息不多,也跟豹房內輪值的人尚未換班有關,很多勢力的消息來源多半都是侍衛、太監和宮女等,而其中幾個重要人物,包括張永、高鳳、小擰子、江彬等,對此卻沒有發表太多評論。

而沈溪這邊知道的情況比較詳細,連張太後跟江彬間產生的沖突細節他也基本知曉。

到黃昏時,沈溪估摸這會兒朱厚照應該已經起床了,而他卻沒打算去面聖,這會兒他還有客人要招待,乃是工部尚書李鐩。

李鐩找沈溪用的借口是討教制造和運輸兵器之事,“順帶”提出當日發生在豹房內的情況,大有唏噓之意。

沈溪看來李鐩這是感慨皇帝胡作非為,連最基本的孝義禮法都不顧,老娘和媳婦來一趟都見不到面。

沈溪對李鐩提了一些意見,總的來說還是一切聽皇命行事。

他倒不是故意推諉,而是調邊軍入關本就不是他在主導,皇帝一手推動的事情,誰說話都不好使,而他又準備卸任兵部尚書,自然不好再過問工部之事。

但涉及豹房事務,沈溪直接表達看法:“……歷朝歷代君主,在京城設置皇宮外的別院並非沒有先例,不過如今陛下跟太後關系有些僵,主要是跟張氏一門之前的案子有關,身為臣子,其實很難幹涉君王家事。”

李鐩問道:“那之厚你不打算就此事上奏?”

沈溪笑著道:“忠孝仁義,孰輕孰重?是效忠天子,還是效忠太後?為人臣子,少過問君王家事,如今經筵日講都停歇,就算有人要上疏跟陛下理論,也是翰苑之事,跟咱外臣有何關系?”

李鐩聞言想了下,最後點頭,對沈溪的回答非常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