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兩位歷史名人接踵而至,有點遭不住!

趙桓看著趙明誠,內心五味陳雜,他早就知道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大宋的朝堂,有忠義之士。

種師道七十五歲高齡,眼睛都看不清楚了,依然盡心盡力的為國事操勞。

李綱晝夜不斷的巡視者城防,盡忠盡責,還管著武庫和軍器監。

韓世忠因為他一句話,率兵離京,長奔三千裏外奪取營州。

宇文虛中以身飼虎,常在金國,用自己的全力去維護江河日下的大宋,寧肯自殘也要達到目標。

太原軍民、汴京軍民以死力爭,拒敵於城門之下,血流成河。

他雖然端坐在朝堂之上,可不是一無所知,其中的艱難與犧牲,他自然明白,那一個個犧牲雖然只是數字,但其後都是大宋軍民的鮮血組成。

但是一個大臣,跪在禦下,用朝堂非議來威脅自己的時候,讓他感覺到了一種屈辱和悲哀!

這些人,何德何能端坐在朝堂之上,食朝廷俸祿,而不忠於國事!

為那些流血犧牲的人感覺不值!

朝堂有奸臣,而且奸臣當道烏煙瘴氣,但是!朝堂更多就是這種碌碌無為,不思為國,只以小家為主的讀書人!

他用了極大的力氣,才忍住了自己的憤怒,他來到大宋之後,變得越來越容易憤怒!

“趙楷死的時候,不也是非議?能如何?趙明誠,朕告訴你,朕也告訴你身後的人,朕不怕非議!看是你們筆尖鋒利,還是朕的兵戈鋒利?”

“大宋三年一次科舉,就能錄用一大批讀書之人。有的是人報效國家。朕不缺你們這些元祐黨人,也不缺元豐黨人,告訴你身後那些人,朕,不怕血流成河!問問他們怕不怕!”

不殺能行嗎?整個朝堂都是賣國賊!不威懾行嗎?整個文臣的骨頭都軟了!

趙桓也不願意撕破臉皮,但是再不撕下臉皮,國破家亡的日子在等著他!整個中原十八省陷落,這個責任誰來負責?!

到時候崇禎都能嘲諷他!

大宋西軍在城裏,七萬精銳,對上七萬雜碎,誰怕誰?西軍也是他的底氣!

【趙明誠:崇寧年間尚書左丞趙挺之之子,年少時就顯現天賦異稟讀書一把好手,出任萊州知州,淄州知州。】

【任江寧府知府時,高居一路高官的高官!時禦營軍都指揮使——王亦叛亂,有察覺的江寧轉運副使李謨,發現了這一情況告訴趙明誠,趙明誠並未放在心上,也沒有任何應對措施。】

【王亦叛亂,趙明誠倉皇逃竄,利用繩子從城墻上溜了,拋棄城中的李清照和小妾。幸好這位轉運副使李謨十分給力,擊敗王亦,平定叛亂。】

【趙明誠因此被革職賦閑在京,雖然李清照未曾與其爭吵,但她深深為丈夫的臨陣脫逃感到羞愧,往昔魚水和諧的夫妻生活一去不返。】

【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作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氣勢豪邁悲壯直擊心靈的詩作,以此為背景,詩詞迸發出了更深刻的光芒。當然這首事寫於汴京城破,李清照南逃時候所作。現在還未問世。】

【趙明誠不僅有一名侍妾,而且余性不耐,侯素性急,李清照早已與其疏遠。】

【忠誠度:10/100,對大宋的忠誠度:20/100。】

趙桓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李清照,她不再是詩詞裏那個錚錚女才子,而是一個婚姻不幸的女人。

她為什麽不離婚?脫離苦海?

【因為李清照性別女。這一點,不會因為她是千古第一奇女子,而有任何的改變。李清照的婚姻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是錯誤。】

【她的父親,之所以將女兒嫁給趙明誠,完全是看在趙明誠的父親,是當時是尚書右丞的趙挺之。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物質和權利為基礎的包辦婚姻。】

【不會因為李清照在十多歲寫出不知負國有奸雄,單說成功尊過勞,姓名誰復知安史,健兒猛將將安眠而改變。】

【也不會因為李清照在十多歲寫出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而有任何改變。】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趙桓皺著眉,心中五味陳雜。他忽然想到了一個瘋子說的這句話。

就連李清照這樣的奇女子依然無法擺脫世俗的束縛,其他女性地位可想而知。

……

筆尖鋒利,還是兵戈鋒利?要是在此之間,趙明誠肯定大呼必然是筆尖鋒利,青史留名和遺臭萬年,任誰都知道該怎麽選。

不過現在他的回答是兵戈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