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紅顏禍水

殺死趙佶的代價太大了,並非是歷史留名的問題。趙桓其實不是很在乎歷史名聲。

殺了趙佶,很有可能給流竄在外的其他二十五位皇子口實,趙桓連父親都能殺,能饒得了他們?

而且有個很現實的問題,當初殺死趙楷的時候,想著以絕後患,這群皇子抓著機會逃出了汴京,趙桓必須用榮養趙佶,來騙大宋的皇子們,麻溜滾回汴京來。

否則二十六王之亂,非要把大宋打成一堆廢墟不可。

歷史總是相似的,這是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經驗。

明明已經有了前車之鑒,還要非硬著頭破順著心意肆意妄為,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如果不遵循著歷史規律,歷史的大勢就會滾滾碾壓而去。

現在金國做大,而西夏垂涎的時候,趙桓不能犯愚蠢的錯誤。

給趙構為父報仇的名分,那給其他皇子口實的後果呢?

趙桓終於放下了心裏的殺意,悵然若失。

大宋文人一張嘴,能把人忽悠瘸了。

當初種師道是如何說服沈從,保持小心謹慎?

現在李綱用的套路不同,但是趙桓聽進去了。

“李太宰如若無事,就把三國使者們給安排一下。等太上皇回京之後,諸事平定之後,再見一下他們,讓他們歸國。”趙桓嘆氣的說道。

李綱點頭,說道:“那臣告退了。”

李綱退出了文德殿,但是趙桓卻沒有繼續批閱奏章,盯著明滅不定的燭火發呆,不知不覺已經從午間到了夜晚了嗎?

李綱走出文德殿,站在宣德門前,回頭看了一眼皇宮,他清楚的知道今天的勸諫,他讓皇帝厭惡了自己。

皇帝最討厭什麽?直臣。

直言不諱是官場大忌,李綱安能不知道?

要不是這趙佶馬上就回京了,他也不會這麽直愣愣的勸諫,他會安排台諫官員,議論太上皇榮養之事。

官場講究個虛與委蛇,他這麽明晃晃的說出了官家的決定有誤。

這是在打官家的臉啊!

他只能寄希望於自己輔佐的是得道明君。

趙桓到底厭惡了李綱了沒有?

那自然是沒有,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五好青年,他倒是沒有厭惡。

他也沒有那麽膨脹。

自己當皇帝這才不到六個月的時間,雖然任人唯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這值得自傲嗎?

並不值得。

大宋中興,指日可待。他這才開了個頭,怎麽可能膨脹?

相反,他特別希望趙佶,能夠停止他一生不變的作死信條!

不要再搞事了,趕緊回京,往艮嶽宮一住,安心在裏面生娃就是。

眼不見心不煩,就當他死了吧。

而此時的趙佶,並沒有停止他作死的之路!

他憤然的將手中的劄子,狠狠的摜在了地上,聲嘶力竭的喊道:“氣死朕了!氣死朕了!豎子安敢如此欺朕!”

他這麽生氣是有理由的,從汴京傳來的消息,讓他搞什麽禪讓大典!

他已經如此灰頭土臉、落寞的回到汴京了!

那個不孝的兒子還準備怎樣!

“豎子欺朕!豎子欺朕!他還想朕如何?朕是回汴京主政的!他還讓朕寫罪己詔!罪己詔!哼!”趙佶憤怒的喊道,然後直接把案牘掀翻了。

“童貫!點兵!朕要陳兵汴京城下!告訴那個不孝的兒子!朕!是回來做什麽的!”

童貫從陰影中走了出來,說道:“官家,咱們沒兵了。現在的禁軍跑的就剩下四萬人左右了。汴京城有永定軍兩萬,要把這四萬人給殺了,太簡單了。”

“朕的兵呢?”

趙佶啞然,愣愣的問道。

他記得從臨安出發的時候,還有八萬兵馬,這路程走了大半,就沒了?

童貫其實很想告訴趙佶,他其實偷偷接受了新帝的命令,讓禁軍歸田了。

走到京畿路之後,兵馬消失的速度只會更快了。

“北逃歸田的有,南逃做了地主私兵的也有。咱們這四萬兵馬到了汴京地頭,會被汴京的四壁守禦使張叔夜接手,然後解散。”

童貫不忍欺騙趙佶,但還是騙了他。

所有人都在背叛他,現在跟著他回京的已經沒有幾個大臣了。

算上童貫這個宦官親王,也就一個蔡京重臣,一路跟著到了汴京。

汪伯彥、白時中之流早就逃之夭夭了。

大勢已去,其實從在臨安的時候,已經凸顯無疑了。

“到什麽地界了?”趙佶顯然也知道自己大勢已去。

只是他不願意承認而已,他的憤怒,可能只是單純的憤怒。

童貫看了看外面的星光,說道:“官家,到了京畿路的太康了。離開封府也就兩百裏地的距離了。”

“童貫你說,轉道潁昌府,然後到京西北路,京西南路,轉道蜀中,能行嗎?”趙佶落魄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