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昭天地告天下

大宋皇陵的建制大體上繼承了唐制,但是沒有唐陵那麽氣勢恢宏,蔚為壯觀,現在經過了金兵的洗劫,就顯得更加破敗。

宋朝的皇帝生前不預築壽宮,都是死了以後才蔔址挖穴,造陵比較倉促。

天子七月而葬,即皇帝死後七個月必須下葬,也沒有幾個皇帝的屍首等七個月,多數不到三個月,就送進了壽宮。

超過七個月,無法魂歸祖廟,但是低於七個月是可以被原諒的。

匆匆修建的陵寢,很容易找到墓道和地宮,盜掘起來並不需要費多大的勁。

趙桓看著大宋的皇陵,連連搖頭,也不知道當初的趙構是怎麽忍下了這口氣。

“謁陵!”趙英大聲的喊道。

謁—告也。

趙桓轉身進入了車駕之內,車駕向著汴京方向走去,這一趟的謁陵,其實花費了整整三天的時間。

但是趙桓認為這一切是值得的,回到汴京的百官的臉色帶了幾分沉重。

朝中大臣對趙桓去燕京更加重視起來,各臣工竭盡所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北上之事,準備的越來越充分。

即使如此,趙桓移駕燕京之事,依舊讓大宋忙活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才忙出了章程。

靖康二年,三月末,大慶殿,大朝會。

今年的冬天格外長一些,汴京城外的桃花整整推遲了十五天的時間,才從含苞待放,綻開。如果桃花給汴京城潤上了一層粉紅色,城中則是百花齊放,槐花、梨花的雪白,迎春、金銀的暈黃,杜鵑和牡丹給汴京染上了鮮紅。

百花齊放,點綴的是垂楊柳的絲絳,整個汴京,綺麗芬芳。

趙桓端坐在大慶殿,看著手中的劄子,三個月朝臣們,讓趙桓見識了他們的能力,也見識了大宋朝的底蘊。

“本來以為朕要去燕京,會有一大堆勸諫的劄子,什麽天子離京而天下動蕩之類的話。”

“結果你們也跟著朕發瘋呀。”趙桓看著李綱的劄子,對著常朝上的諸位大臣說道。

柳成卿出班說道:“官家伐金,乃是大義之舉,五十萬石的糧草已經悉數裝車,民夫二十萬已經準備充足,工賑監出十萬,而戶部征十萬,民夫俱全。此次前往燕京之糧草,北地軍卒用上半年綽綽有余。”

李綱出列說道:“官家,汴京軍器監逾五千輛的決勝戰車,已經悉數準備停當。四百三十四門蒺藜炮已經悉數準備停當,藥包七千余發。隨行的工匠,將會在燕京繼續生產蒺藜炮以保證官家需要。”

“河間軍卒四萬眾軍卒,已經將汴京倉的戍衛交接完成,現兩萬六千名捷勝軍,以及兩萬契丹軍先鋒,已由王節度使率領,已經向燕京開拔。”

“河東路關中永定軍一萬人向雲中方向行進,西夏虎視眈眈,種太尉上書具言為防止西夏東進,四萬秦鳳軍和隴右軍只能按兵不動,向官家請罪。”

“種太尉有些小心謹慎了,安心守住關中,防止西夏東進才是正理。行了,一切都準備好了,朕,出發吧。”趙桓站了起來,走出了大慶殿,手裏拿著一捧長香,插在了大慶殿前的巨鼎之中,昭天地而告天下。

“茲中華王朝千年以來,深仁厚澤,反遠人來中國者,列祖列祖莫不以柔待之,興教化之功,善莫大焉。”

“金恃兵戈,欺淩我國家,侵占我土地,屠掠我百姓,勒索我財物,朝稍遷就,金負其兇橫,日復一日,無所不至!仇怨郁結,人人欲誅之而甘心!”

“昔日交鄰之道,宋未嘗失禮,金自稱教化之國,無理橫行,專肆兵強器利,自取決裂如此乎?”

“茲朕登基以來,廣施仁政,視百姓如手足,百姓亦戴朕如君父。今興刀兵,人人忠憤,曠代無所!”

“朕今日涕零以告先廟,慷慨以示軍卒,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不若大張征伐,一決雌雄。”

“金仗奸謀,我恃天理,金仗悍勇,我恃人心,無論我國忠信甲胄,禮義幹櫓,人人敢死敢戰!”

“即我大宋二十五路,百姓億計,何愁剪其兇焰,漲我國威!其有同仇敵愾,陷陣沖鋒!朕亦不吝恩賞,獎勵忠勛!”

“凡臨陣退縮,甘心從逆,稱臣拜首於金,朕即刻嚴誅,絕無寬待!爾普天臣庶,其各懷忠義之心,共泄神人之憤,朕實有厚望焉!”

“靖康二年桃月三十日,入內內侍省都知趙英,宣!普天臣庶,奉!忠義軍卒,行!”

趙英站在高處將自己手裏的詔書大聲的宣讀出來,而還有無數的尚書省的官員,將一封封的詔書下發到了各個城中公欄處,而一道道快馬,帶著詔書向著四方奔去,他們要傳詔四方。

這是趙桓第一次對著全天下宣旨,之前的旨意都是給個別的人,最大範圍也是在太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