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木蘭舟,帆若垂天之雲

趙桓思考良久,決定向高麗派出使者,問問高麗王準備怎麽應對完顏宗望的進攻。

若是他不行,那就按著自己的路數來。

除了要匡扶大宋,朕還要匡扶高麗?!

朕真是太難了!

以王楷手面上的實力,想和完顏宗望掰手腕,還是弱了點。

而且一旦西部的山地落入金人手中,那高麗將毫無還收之力,只有一路被平推的下場。

他希望高麗王不要自誤,接受來自大宋的善意。

趙桓要的不多,如果高麗王同意自己的援助,自己要求永久駐兵權。

這個高麗國反復無常,先後向各大強國下注,如果沒有駐兵,以照對方本性還會在金和宋之間來回跳反。

這對趙桓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局面。

趙桓下詔讓魏承恩直接領了詔命,去了高麗國的開京,也就是高麗的都城。

魏承恩的車駕剛剛跑到燕京府的城門口,還未來得及進城通稟,就接到了詔書,在城外的驛站看到了趙桓賜下的使者儀仗。

“官家還真是一個心急的人啊。”魏承恩搖了搖頭,將儀仗收下。

能成為一國之使,對他來說也是一個機會,黃彥節的卓越表現,已經簡在帝心,下一任的老祖宗幾乎是板上釘釘。

自己再不好好表現,怕是在宮中毫無立錐之地。

他趕緊手書一本劄子,將張孝純接到皇命的反映寫到了劄子裏,送到宮中,也沒入城,就帶著儀仗,領著幾個親從官,向著津口而去。

北地缺少港口,是大宋向平州運糧的時候,發現的一個問題。

那就是大宋的北部的港口太少了些,因此將本來就是漁村,黃河的入海口的地方津口,定成了新的市舶司的港口,為燕京提供糧草。

這是一片工地,但是出海,北地出海還是這裏最近。

四桅十二帆的三千石大船,就停在了港口之上,等待著魏承恩登船。

這是由大宋市舶司的船塢建造的新式海船,為了應對與倭國頻繁的海貿,特意建造的福級海船。

船體不算桅杆和帆,高約一丈半,而船寬約為三丈,船體長約十丈。

“海商之艦,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載五六百人,小者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載二三百人。”魏承恩看著面前的船舶搖頭,自己乘坐的船舶只是一艘中等型號的商船。

而大宋最大的海船,名為康濟號和通濟號。

那才是真正的大船!

兩艘神舟,長闊高大、什物器用、人數,皆三倍於客舟。

兩艘神舟的荷載量康濟約為六千料(三百六十噸),而通濟號約為七千料(四百二十噸)【注1】。

這兩艘大船乃是大觀年間所建,通過海圖最遠到達過木蘭皮國(即非洲西部的穆拉比特王國)。

現在這兩艘大船,已經被砸爛了,進了爐子。

趙佶在廢除市舶司的時候,可不僅僅廢除的是市舶,還有船只。

可能在趙佶心中,這可以帶著近千人的大船,在海上一漂數年,難以控制吧。

在津口的船塢裏,一艘巨大的船舶的龍骨已經在搭建。

那艘船,被大宋的官家,親筆勾書為了木蘭舟。

官家取的是南北朝時期的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木蘭二字。

花木蘭代父從軍,忠孝義節俱全,曾經在唐朝的時候被追封為了孝烈將軍。

而趙桓去這個名字並非無的放矢。

趙明誠雖然是個廢物,但是他喜好的金石學,絕對不是廢物。

至少在大宋人的心中,木蘭此人官方定性為宋州人。

大宋國號為宋,趙匡胤的歸德軍節度使就駐紮在宋州。

在大宋,木蘭辭和木蘭祠有很多,在民間由廣泛的基礎,所以趙桓特賜名這艘在建的巨船名為木蘭舟。

其實在趙桓心裏,他倒是更想讓這首船舶定名為遼寧。

取諧音就是遼陽安定的稱呼,為現在進行的金宋之戰弄個彩頭。

但是仔細想想自己還是在想屁吃。

遼寧艦那個大噸位,自己這小舢板,還是不要跟那個人間殺器做對比了。

魏承恩看著那已經搭建好的龍骨,傲氣十足的高聲說道:“巍如山嶽,浮動波上,錦帆鹢首,屈服蛟螭,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雲!”

“柂長數丈,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機杼市井。”

“至木蘭皮國或不遇便風,則數年而後達,非甚巨舟,不可至也。今世所謂木蘭舟,未必不以至大言也!”

魏承恩豪氣沖天的說完這句話,心情非常的舒暢。

不過他想起現在已經變身為了風流騷客再無心接觸半點政事的趙佶,就是一臉苦笑。

【查海船,但雙桅者即捕之,所載即非番物,俱流嶺南。】

趙佶對走私之事毫無辦法,索性一刀切的將整個海貿徹底打翻,禁海詔一出,整個江南和嶺南地區皆沸沸湯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