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偽·喪屍圍城(第2/2頁)

“城下有三十萬左右的百姓,官家知道人頭攢動,過萬不可計數,末將也清查了許久才清查清楚。”王稟無奈的說道:“他們達不到入關的標準,多數都是五十歲以上的老人。其實最主要的是渤海人和漢兒太難區分了。”

趙桓沉默的看著城下的人,當初趙桓考慮過了大宋的糧食的壓力,確定了兩百萬的數字。

他並不知道還有入關的標準這一個說法。

顯然是執行開關放人的宇文虛中定下的標準。

天恩甚隆,但也是有條件的。

趙桓看著城下密密麻麻的人頭,就是一陣的惡寒和恐懼。

在原來的歷史線裏,大宋子民是不是也是如此模樣,躺在襄陽城下,等待著偏安一隅的南宋接收他們,卻被秦檜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給拒絕了呢?

趙桓不得而知,但是眼下這似曾相識的一幕實在讓人心驚不已。

這畫面趙桓似曾相識,類似於喪屍出籠裏喪屍圍城差不多。

這群失去了希望的人,和喪屍其實沒什麽兩樣啊!

“再篩選一遍,把其中的漢兒都放入關,剩下的人步人甲戰陣逼迫,使其退出來州周圍。”趙桓看著城下的模樣,搖頭說道:“拒不服從殺無赦。”

再不趕走他們,來州城很容易就出了瘟疫,大範圍感染起來,趙桓還打什麽金人?

漢兒歸他管,渤海人和頑固的金人都是敵人,他才懶得管。

“可是有些渤海人已經完全漢化了,他們和普通的漢兒沒什麽區別,官家這怎麽挑啊。”王稟非常為難的說道。

趙桓想了很久才說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按著這個標準來就是。”

這句話是唐韓愈所說的話,大概可以總結為華夷之辨的核心。

用夷禮則為夷,認同中原王朝價值觀並且服從教化之人,則為華。

華夷之辨的核心並非以血脈、地緣去區分,而是以文化去區分,沒有任何區別的渤海人,自然可以當成漢兒去看待。

但是這麽一句話,被蟎清雍正盜版,並且改了幾個字,使其意義大變。

【中國而夷狄也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

將華夷之辨,狹義的從地域和血脈上區分,這是不符合華夷之辨的核心理念的。

“當初唐太宗問魏征,何為華夷,魏征說,夷狄人面獸心,非我族類,強必寇盜,弱則卑伏,不顧恩義,其天性也。”

“所以要對至死不肯歸化,不肯接受教化的人,加以警惕。”趙桓看著城下之人,忽然笑著問道:“王將軍,若是朕不到這來州,這城外三十萬的流民,你會怎麽處理?”

王稟稍微愣了一下,略顯無奈的說道:“大兵驅趕之,但是官家素來仁善,既然官家要來,自然還是由官家做主為好。”

趙桓才了然的點了點頭,看了林幼玉一眼。

這成家的男人,有人管著就是不一樣。

按著王稟的性子,這群聚集在城下的流民,怕是在接觸的第一時間就趕走了,哪裏還等的到這個時候?

王稟是現在大宋唯一的節度使,等於說站在風口浪尖上。

稍微有點風波,就有沉船的可能,那群文青病的朝臣們知道他擅自做主之後,指不定什麽難聽的話就出來,噎的王稟說不出話來。

明哲保身。

趙桓並沒有怪罪王稟的小心思,他這個人擅長莽,跟文臣鬥機靈的事,還是交給皇帝和李綱去做更合適。

趙桓一聲令下,早就準備好的軍卒,推著捷勝戰車,結成了戰陣指著城外的流民。

但凡是有暴亂,恐怖的箭矢會帶著呼嘯的聲音,告訴他們什麽叫做戰爭。

無數的軍卒在其中穿插,殺掉金人,將渤海人和漢兒篩選出來,交給工賑監去處理。

殘忍嗎?趙桓並不覺得,當初金人做的比自己要過分的多,河東路那些住在懸崖峭壁上的百姓,把孩子摔死的大宋百姓,日子當初更加難熬。

“官家,韓昉的書信。”趙英拿出一封火漆訂好的書信說道。

趙桓打開了書信,看了一眼發呆的完顏宗幹和王稟,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道:“走回中軍大帳議事,完顏宗幹言中了,完顏宗望他要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