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0章 一見傾心(第2/2頁)

就個人而言,如果孫策是個聽不進不同意見的人,他也不願意屈就。可是對家族來說,他卻不能太任性,在兄長追隨劉備的情況下,如果他不能得到孫策信任,清河崔家不會有什麽前程可言。

崔琰很羞愧,為自己的小心思羞愧。隨先生讀了那麽多年書,他還是無法直道而行,做一個真正的君子。知易行難,當初他有多麽不以為然,如今就有多麽臉紅。

帳門掀了掀,田豐的幼子田宇的身影在外面露了一下,見帳中袁譚與崔琰枯坐,躬身施了一禮,又退了出去。袁譚沒吭聲。他知道田豐也在等沮授的消息。他本想到這兒來等的,只是身處孫策的大營之中,人聚得太多容易引起誤會,這才約定在各自的帳中等待。

“君侯,沮君去了這麽久,吳王會和他說些什麽?”崔琰忍不住問道,喝了一口茶,這才發現茶淡如水,連忙起身將舊茶倒了,重新添了一壺水,架在火上煮,又將袁譚的杯子清空,重新洗了一遍。這些事原本都由侍者做,今天情況特殊,他只有親自動手了。

“季珪,你有沒有想過將來從文還是從武?”

“從武?”崔琰笑了笑,有幾分自嘲。

“要想立功,自然還是統兵征戰來得快一些。你文武雙全,又喜好兵法,為何不能從武?”袁譚看看崔琰,露出一絲淺笑。他知道崔琰有這方面的心思,也有這方面的潛力,但他一直不讓崔琰領兵。有審配這樣的例子在前,他不希望冀州世家太強勢。況且他也清楚,就算崔琰統兵也拯救不了冀州,拯救不了魏國。雙方實力太懸殊,大勢如此,勉強不來。

“君侯,就算我想從武,現在還來得及嗎?”崔琰一語雙關。袁譚如果早點讓他統兵,他現在或許有機會,做文職這麽久,再想轉武職,根本是不現實的事。

“來得及。”袁譚佯裝聽不出崔琰的調侃,淡淡地說道:“吳王都不急,你又何必急?如果我猜得不錯,天下太平至少還要十年,或許還會更久一些。”他瞥了崔琰一眼,露出神秘莫測的淺笑。“吳王心中的天下,要比你以為的天下大得多。季珪,要在吳王麾下做一番事業,你的目光不能局限於冀州。”

崔琰沒吭聲,只是看著茶壺,心裏卻有些活泛起來。袁譚和他之間已經沒有了利害,應該不會害他。況且他們這些冀州舊臣如果前途光明,對袁譚和他的後人也有好處。只是如何才能轉武職,他是一點頭緒也沒有。或許,還是要請袁譚出面斡旋?他自己雖然無權了,但袁家還有影響力,尤其是他曾經救過孫翊的命。說起來,救孫翊那件事他也有份呢。

兩人再次陷入沉默,直到茶壺裏的水燒開。崔琰燙了杯子,倒了茶,雙手送到袁譚面前。袁譚接過杯子的時候,擡頭看了一眼崔琰,四目相對,不約而同的笑了笑,都明白了雙方的心意。

這時,帳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崔琰回頭看去,見沮授推帳而入,幾步便搶到袁譚面前,神情激動,喜形於色,不免心中一松,一塊大石頭落了地。沮授是有城府的人,如此失態,自然是談得極好,超過預期的好。他連忙又取了一只杯子,倒了茶,遞給沮授。

“沮君,先喝杯熱茶,小心燙。”

“多謝,多謝。”沮授接過杯子,連聲致謝。他在袁譚對面坐下,笑吟吟地看著袁譚。“還是君侯識人,這吳王……非我等所能想象,非親見不能知其高明。”

袁譚笑了。“公與這麽說,孤就放心了,總算沒有耽誤諸位的前程。”

崔琰心中歡喜,忍不住說道:“沮君乃是人傑,這吳王能得沮君如此稱許,當不愧鳳鳥之名,莫不是真如傳聞的那樣,是個生而知之的聖人?”

沮授笑道:“是不是聖人,不敢說,我們都沒見過真正的聖人。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肯定,季珪,請你兄長回來吧,跟著劉備是不會有前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