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8章 潘濬

周不疑為孫翊和諸葛亮解釋了一下附近的地形。

荊州的地形如同一個巨大的盤,四面是山,零陵就是這個盆的最南端。以泉陵為界,南部以山地為主,北部以平原為主。五嶺之中的越城嶺、都龐嶺就在零陵境內。山地耕地少,大多地形分散,能夠容納聚落,卻無法長期供養大軍。

劉繇要想在靈渠一帶站穩腳跟,必須取得足夠的糧食補給,否則翻山越嶺的轉運,巨大的消耗會拖死他。如果能奪取泉陵,進入平原地帶,當然再好不過。在奪取泉陵之前,他的選擇有兩個:一個是泉陵南部、都龐嶺北的營浦,一個是越城嶺南的始安。

劉繇占據了始安,但是沒有派兵進駐營浦,顯然信心不足,不敢與吳軍面對面,短期內進攻泉陵的可能性也不大。始安是個小縣,支撐不起幾萬人,所以劉繇必然有另外一個地點,這個地點很可能在都龐嶺以南的謝沐、富川。

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劉繇的大軍中有一大半是士家控制的當地漢蠻。士家是蒼梧人,從蒼梧北上有兩條路,一條路是溯漓江而上,到始安,一條路是營水北上,到謝沐。謝沐到富川之間有一大塊耕地,足以供養幾萬人。

這裏很可能就是士家的駐地。若謝沐、富川有失,士家無法取得糧食補給,只能後撤。而失去了士家的配合,劉繇進入江南腹地的計劃也就無從實施,只能撤回郁林。

所以,如果派兵進攻謝沐、富川一帶,劉繇不得不力爭。他有兩種方案:一是直接派兵增援謝沐、富川,一是出兵威脅泉陵,圍魏救趙。前者會有麻煩,一是大軍齊集謝沐、富川,有決戰之勢,稍有閃失,劉繇就可能全軍覆沒,二是主力離開始安,始安會有危險。如果選擇進兵泉陵,他就掌握了主動,可戰可守,可進可退。

荀諶驚嘆。“小小年紀,竟有這樣的見識,如此英才,若能得大王親炙,將來前程不可限量。始宗,依我看,你不要送他報考軍師處了,直接送到大王身邊做侍從吧。”

諸葛亮也大受啟發。他手裏拿到的地圖是零陵、桂陽、武陵的地圖,卻沒有蒼梧、郁林的地圖,對謝沐、富川的情況不太了解,所以會有這樣的疏忽。周不疑是本地人,他了解的信息自然多一些,考慮得也更周全。即使拋除這一點,周不疑的計劃也是可圈可點的,尤其是他以這樣的年紀而言。

如果這真是他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劉先謀劃好了,讓他來露臉揚名的話。

就算這個計劃是劉先的,諸葛亮也不打算戳破。要想穩定零陵,必須籠絡劉先這樣的本地名士。劉先之前不接受他的辟除,現在卻願意將周不疑送到建業,這就是一種姿態,說明零陵人已經認清形勢,接受了吳國子民的身份。

諸葛亮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周不疑此計背後的另一層用意:給黃蓋建功的機會。黃蓋就是泉陵人,他追隨孫堅征戰多年,如今卻身陷交州泥潭,仕途艱難。如果能配合孫翊擊敗甚至擒獲劉繇,黃蓋就能脫穎而出。劉先與黃蓋一文一武,再加上周不疑這樣的後生出現在吳王身邊,零陵人在吳國朝堂上就有了一席之地,有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

諸葛亮和孫翊商量了一番,接受了周不疑的建議,派人入蒼梧,聯絡駐紮在郡治廣信的黃蓋,協同作戰。在此之前,之前的誘擊計劃繼續執行,只是要扮得更像一些。若能誘來劉繇,戰而斬之,自然沒什麽壞處,不成功也沒什麽壞處。

有了劉先、周不疑協助,諸葛亮對計劃進行了細化,其中一個安排就是派兵進駐營浦,做出進攻交州的姿勢,迫使劉繇做出選擇。孫翊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潘濬。潘濬是武陵漢壽人,諸葛亮在武陵主持事務的時候認識的,對他比較賞識。孫翊進駐江南後,他將潘濬推薦給了孫翊。

潘濬很年輕,官職卑微,也沒什麽名氣,但是他能力很強,這幾年隨諸葛亮做事,對吳國的做事方式也熟悉,派他帶一些人去營浦,不會引起劉繇的警覺。

潘濬接受了命令,又推薦他的表兄蔣琬接替他的事務。蔣琬是零陵湘鄉人,前幾年外出遊學,剛剛回來不久,聽說潘濬到了泉陵,便趕來相見。

蔣琬二十出頭,身材高大,氣度不凡,談吐也與眾不同。他遊學了幾年,去過襄陽學院,也去過建業太學,對吳國新政很是推崇,如今學業有成,打算出仕。他本想考政務堂,聽說孫翊到了江南,知道機會來了,便匆匆趕了回來。

零陵人才不多,蔣琬主動來投,又有潘濬推薦,孫翊當然求之不得,欣然錄用,讓蔣琬先在自己身邊,協助諸葛亮處理一些事務,熟悉一段時間後再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