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7章 長沙王(第2/2頁)

孫權對此有不同意見。他認為經營海外雖然有前途,陸地依然是根本。就算海外能帶來再多的利益,也代替不了陸地,畢竟人不能一直生活在船上,必須在陸地上有根才行。既然如此,隴右甚至整個涼州就不能掉以輕心,否則海外的收益越大,天下越不安。

“為什麽這麽說?”孫策笑問道。

“天下不患寡,而患不均。關東、關西本來就有分歧,貧富便是其中之一。陛下開拓海外,關東殷實,若不撫恤關西,貧富必然加劇。若撫恤關西,關東人又有割肉飼虎之感,心生不忿。從長遠來看,皆非治國之策。欲使關東、關西兩安,還是要開西域商路,使涼州從中得利才好。”

“少府丞不贊成此說?”

“呃……”孫權撓撓頭。“大概是臣語氣不對,引喻不當。”

“你引了什麽不當的比喻?”

“臣弟說到了之前的世家,少府丞可能誤會臣弟有意調侃吧。”

孫策沒有再說什麽。真相如何,郭嘉會去問,但陳群的思想的確有守舊的成份,這一點毋庸置疑。原本還算克制,荀彧重赴關中,負責新政推行後,他這傾向便更重了,在他面前都提過幾次建議。特別是對官員考核,他意見非常大,總覺得現在提拔的官員重視才能,卻忽視了德行,有失偏頗。

雖然陳群沒有提出九品中正這樣的字眼,但孫策卻聞到了似曾相識的味道。

孫策岔開了話題。“仲謀,上次皇後推薦的幾個女子,你可有中意的?”

得了孫策的親口允許之後,袁衡為孫權物色了一些汝潁世家的女子,先後與孫權見了面,其中不乏出身袁氏的。可是出乎孫策的意料,孫權卻一直沒表態,既不說好,也不說不好。袁衡無法定奪,只好將這件事又推到孫策面前。

借著這次出行,沿途不斷有文武來拜見,孫策又張羅著讓孫權看了一些人,現在想問問孫權的意思,早點把這件事定下來,省得母親吳太後操心。

孫權眼神一瞥郭嘉,拱手笑道:“婚姻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又有陛下為臣作主,臣弟感激不盡,本不該挑三撿四。不過既然陛下問起,臣弟就鬥膽說兩句。皇後推薦的女子不論出身還是德容,都是上上之選,配臣弟是綽綽有余,甚至有些可惜了。許子將說臣弟長上短下,難居人下。朝堂之上,向陛下俯首,為臣為弟,都是本份,心甘情願。若是閨房之內要向夫人俯首,臣弟怕是做不到。是以臣弟想來想去,還是退而求其次,選個與臣弟差不多的好些。”

孫策微微一笑。“皇後推薦的看不中,別的可有合適的?”

“前幾日看的幾個女子,臣弟覺得都不錯,究竟選誰,還想聽聽陛下的意見。”

孫策點了點頭。他明白孫權的心思了。樓船沿海北上時,廣陵、下邳等郡的士紳隨太守、郡尉前來拜見,其中不乏相貌出眾的適齡女子。比如步練師有個從妹,孫權當時就很滿意,多看了幾眼,還特地問了姓名。另外有個姓臧的女子,是臧旻的孫女,身材高挑有英氣,略通武藝,孫權也比較滿意。

既然孫權對汝潁系不感興趣,那就在徐州找吧。

孫策一問,果然正中孫權心思。孫策隨即便讓人記下,派人去提親。按照新制,孫權是藩王,可以有一位王後,六位夫人,孫策打算先為他聘兩到三位夫人,相處一段時間,再從中挑一位冊封為王後。

孫權感激不盡,躬身退下。

孫策轉身對郭嘉說道:“奉孝,你找機會問問陳群,看他有什麽解釋。”

郭嘉領命,隨即又道:“陛下,既然長沙王對汝潁女子沒什麽興趣,那臣就回絕她們吧,免得耽誤了她們出嫁。”

孫策想了想。“我記得其中有一位是你夫人的族妹。”

“陛下記性好,的確有一位。”郭嘉苦笑道:“當時長沙王還特地問了姓名。”

“讓她再等等,其他的先回了吧。對了,若有人對孫氏、吳氏、徐氏其他子弟有興趣,不妨看看。”

“唯。”郭嘉如釋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