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祖家軍

有外人在,也不方便問。

等到了後堂沒有外人之後,祖大壽還沒有問,方一藻已經先急著開口問道:“總督傳來了什麽軍令?”

“讓末將和金國鳳互換駐地,以半年為期!”祖大壽連忙回答了一句,而後又有點納悶道,“不過軍令中,並沒有提及屯田一事!”

方一藻聽了,有點意外。他並不知道建虜已經發兵的事情,因此便沒在意,畢竟這個換防的事情,並不算大事。

他此時在意的,是另外的事情,就聽他嚴肅地對祖大壽說道:“屯田的事情,他是讓本官直接面傳的。”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臉色有點難看地說道:“他要你親自整頓好了屯田賬冊上繳,否則等他動手的話,就還要追繳歷年貪墨之糧食了。”

一聽這話,祖大成不由得大怒道:“他莫非是真不把我們看在眼裏了?”

方一藻聽了,轉頭看了他一眼,明白他心裏依仗的是什麽!

除去祖大壽本人為錦州總兵之外,祖大壽的二弟大弼、從弟大樂同樣位居總兵。另外,他的三弟大成、堂弟大名官拜遊擊將軍,堂兄弟大眷為守備;

另外,子侄輩的嗣子澤潤、長子澤溥、次子澤淳、三子澤清、義子可法、堂弟之子澤洪、堂弟之子澤沛、堂弟之子澤遠、從子澤源、從子澤盛等,多任副將、參將;

子侄中年紀較輕或旁支者,如從子世祥、邦武、雲龍、克勇、邦傑等,則為遊擊或其他低階武官。以祖家祖父、子侄、別支子孫三輩人,組成從總兵到副將參將、遊擊的軍官團骨幹共四百零七人,關寧軍,其實又可稱為祖家軍了。

當然了,其中有不少人,如今已經在建虜那邊,是大淩河之戰那次投降過去的。可就算如此,祖家軍的勢力,也是非常龐大的。

不過方一藻卻沒什麽信心,不接祖大成的話,只是一指放在地上的那些包裹道:“這些是援剿總兵吳三桂那侄兒所部的家書,是皇上凱旋順便帶來的。你們先看看吧!”

他在來得路上,其實已經拆開一些看過了,因此就更是震撼,更沒有信心。

祖大壽先是聽得一喜,因為他聽到,吳三桂如願升任援剿總兵官,那也就是說,祖家軍中又多了一個總兵了。

不過很快,他就聽出不對了,便問道:“皇上凱旋了?那他為什麽不回歸關寧?”

當初為了讓吳三桂沒有意外地立下功勞,其實是給了吳三桂精銳家丁為本錢的。一千五百的騎軍,祖大壽手中可沒多少的,因此他就很在意這支軍隊。

方一藻還是沒回答,只是用手一指地上包裹道:“你先自己看吧!他也有信,就在第一個包裹的最上面。”

說完之後,他便端茶自己先喝了起來。

快馬加鞭趕過來,算是累到他了。

祖大壽心知有異,便不再說話,連忙跨步過去拿了第一個包裹,解開一看,發現裏面全都是信件。很顯然,差不多一千五百名軍卒都寫了,或者托人代寫了家書,都在這幾個包裹裏了。

他先顧不得別的,一眼就看到了吳三桂的書信。

祖大壽自然認得吳三桂的筆記,也知道是吳三桂自己寫的,便立刻展開看了起來。

而在場的其他人,則去看其他人的家書,一封封地展開看。

不出方一藻的預料,祖大壽等人看著這些家書,一個個的臉色都變得非常難看。

看到這,他心中嘆了口氣,對此也不奇怪!

包括吳三桂在內,那些關寧軍軍卒在信中,多有描述他們的經歷,話裏話外,無不透露著對皇上英明神武的欽佩!

代筆的那些書信,可能內容會少一些,多是講自己平安無事,還立下功勞,得到了什麽賞賜之類。

而自己會寫的那些人,包括吳三桂在內,在信中說得事情就多了。

特別是吳三桂對於關寧這邊的事情,雖然不知道後面發展得如何了,可多少能預估一些的。因此,他就更是不厭其煩,把一路上皇帝的所作所為,包括說話做事等等,全都說了一遍。

在書信的最後,吳三桂總結說:“皇上英明神武又愛民如子,極得將士們和百姓的愛戴。有這樣的皇上在,大明各處之叛逆,遲早會被皇上平定。外甥如今奉旨緝拿叛將柴時華,已向皇上保證,叛大明者,雖遠必誅……”

祖大壽看到這裏時,臉色已經非常難看了。

沒想到吳三桂在末尾,竟然還隱隱提醒,讓他那些在建虜那邊的表兄弟,最好盡快逃回來,或者祖大壽這邊,要給皇上說明,他們是迫不得已才在建虜那邊的。

看完之後,祖大壽把這封書信拍桌子上個,又去看包裹裏的其他書信。於是,吳三桂的書信,就被其他人也輪著拿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