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皇太極的懊悔

過完年之後,大雪的原因,崇禎皇帝一直到二月份,才凱旋回京,隨駕的除原本的禦馬監轄下三大營之後,還有歸化城之戰立下軍功的新京營軍卒。

大明京營的兵力,在開國之後的幾個時期,是有四十來萬人馬的。但土木堡之變,四十萬京營精銳全軍覆沒。新設京營為十五萬人,在英宗復辟之後,又增為二十三萬人。

等到明武宗繼位時,京營兵力又只剩下了六萬多人而已。於是,正德皇帝召邊軍入京,在冊共達三十八萬人,實際上只有十四萬,而精銳就只有兩萬人馬。

等到嘉靖朝俺答汗入寇京畿之地時,京營人馬是五六萬人。嘉靖皇帝因此整軍,從各地選了四萬精銳入京。

崇禎年間,京營已經完全不能打仗,平時出操的,就只有一兩百人而已,就這,沒到黃昏人就散完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十八年李自成進攻京師的時候,能守城的京營兵卒就只有三千人左右,這又如何能守得住這麽大的京師!

而如今,崇禎皇帝從秦晉兩地的邊軍中,抽調了有功將士共六萬人進京。不是說,選不出精銳來了,而是崇禎皇帝口袋裏的錢不多,這個人數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軍隊,要想是精銳之軍,訓練不可少,精良軍械不可少,凡是和精銳軍隊有關的帳要是算起來,那絕對是花錢如流水。

“養不起啊!”崇禎皇帝心中感慨地說道。

這還是走精兵路線,不要看好像花費很多。但一旦用了,能打勝仗,那就是賺的。否則的話,養再多的兵又有何用?派出去打仗,打個敗仗的話,養兵的花費都是打了水漂不說,還會喪權辱國。

在回京師的路上,崇禎皇帝又自己算了下這次出征的成本。

雖然戰事打贏了,有不少戰利品,比如幾萬匹馬,還有無數地牛羊肉等等,但還是沒法彌補這次出征的錢糧消耗,至少在崇禎皇帝看來,他以為會賺或者持平的,到頭來還是差了點。

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一次離京師遠,又沒法速戰速決,消耗就特別大。萬歷三大征,耗空了國庫,也不是隨便說說的。打仗,特別是明軍依賴火器的,就更是耗錢。

不過,要是算上這次勝仗所帶來的其他東西,那絕對是賺的。

秦晉兩地百姓能安居樂業,不再受兵災,那他們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就會遠超以前。

還有河套平原這塊肥地,可以說大明已經吃下了一半。要不了幾年,就會是大明的了。

還有殲滅了一萬多建虜,對遼東建虜又是一個重大的打擊。這麽削弱幾次下來,遼東建虜的軍事實力就會被大大削弱,等到他日收復遼東的時候,就會省很多力氣了。

另外,就更不用說崇禎皇帝自己的威望,隨著戰事的勝利,也是越來越高;大明的民心、軍心在勝仗的滋潤下,也都往好的方面發展;而建虜那邊,必然也會受到影響;草原上的蒙古部族,肯定也會受到影響……

如此種種,這一仗就不能只看錢糧來衡量了。

想完了這些事情,崇禎皇帝便又開始關注起竊聽系統中的消息。他發現,去年被濟爾哈朗派回遼東的那個西林覺羅已經到了沈陽,正在面見皇太極。

“什麽?”皇太極聽完了西林覺羅的稟告,不由得詫異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盯著他問道,“明國皇帝親自領軍正在榆林鎮,想要討伐歸化城?”

沒有了晉商的消息來源,又有山海關扼守住通往遼東的陸路,建虜的水師又全軍覆沒,海上都是大明水師的天下,因此,崇禎皇帝禦駕親征去了秦地,這麽大的事情,皇太極卻無從得知。

西林覺羅一聽,便再次擇重要的消息又說了一遍。

皇太極在問出來之後,其實已經明白,西林覺羅是不可能拿這種事情騙自己的。於是,在西林覺羅再次說話的當口,他心中就猶如有猴子撓癢一般,心急,心慌,心癢,一時想不好,就索性繞過禦案,就在崇政殿內來回走動了起來。

明國皇帝竟然領著他最精銳的禦林軍去了秦地,那自己這邊到底怎麽做,才能讓大清收獲最大的好處?

第一時間,皇太極想到的念頭,是立刻派出精銳,趕赴歸化城,把明國皇帝和他的精銳禦林軍都殲滅在草原上,此乃上策,對大清也是最有利的。

只要明國皇帝和他的精銳禦林軍被大清消滅,那明國就還是以前那個明國,可以隨便大清軍隊縱橫馳騁,獲取想要的人口物資,壯大大清的實力。

但是,歸化城離遼東太遠了,如果派軍趕過去的話,戰事估計都已經打完了吧?就算沒有打完,皇太極心中也還有另外一個隱憂。

就是他不知道大清國內還有多少錦衣衛密探,或者心向明國的。出兵歸化城,兵少了,沒用;兵多了,消息肯定會走漏;明國皇帝要是知道大清軍隊增援了,絕對會縮回去的,搞不好,還會傳令關寧軍和東江軍侵襲遼東腹地。真要這樣的話,大清根基搞不好就會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