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總有意外(第2/3頁)

這樣的結果,皇太極要真得在天有靈的話,也不知道會不會氣死!他醒過來時心中最惦記的,並不是什麽皇位繼承人,而是海蘭珠的安危。當初他說出莊妃兩字時,其實是要想殺了莊妃的。如今倒好,這個莊妃成了太後,她兒子還成了大清皇帝了!

事實上,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也並不是偶然。

布木布泰是個聰明人,知道皇太極要殺她,便不著痕跡地先下手為強。之後,又擔心皇太極說什麽話對她不利的,就千方百計打聽到了皇太極臨死之前的細節,根據當前的局勢,她又從中發現了機會,便開始在宮中散布鰲拜聽到的那些話。最終,她如願以償!

與此同時,她的心腹女官突然死亡,在她的權勢之下,也沒人去追究。後宮之中,最終是以布木布泰為尊,哲哲也得靠邊站了。

隨後,多爾袞也開始體現出他在建虜當中算是比較厲害的一面,立刻開始根據當前的局勢,主導如何應對明國。其他人在這方面,還真是不及他。

“大清兵力,必須要多加補充才行。但是,明國強大,漢人已經不可靠。”多爾袞在六王會議上侃侃而談,“因此,我大清應該再次北征索倫部,以此來補充我大清兵力!”

索倫部族,還在滿清的北部,按照原本的歷史上,是要等到崇禎十六年二月才第三次北征索倫部,但在這個位面上,在多爾袞的建議下,提前有了這個事情。

對於多爾袞的這個建議,其他人都沒有意見。

事實上,代善在經歷過奪嫡之爭後,身體就越發地不如以前了,就仿佛在那件事情上,把他存下來的精力都消耗掉了。因此,這六王議政,基本上都是缺席,實在不能缺席的,也就在那打瞌睡。

沒有了代善坐鎮,多爾袞憑著他的能力和口才,欺負其余幾個人,比如說豪格,阿濟格等人,那是綽綽有余。也就嶽托偶爾會和他爭上一爭。但是,兩人是有輩分差距的,多爾袞又有多鐸相助,因此,雖然他沒有兵權,可就是能掌握主動。

北征索倫的事情,也就這麽定下來。甚至他還願意在這嚴寒的季節,親自領軍北上,由他去做這個事情。

對於遼東發生的這些事情,並沒有按照自己預料的劇情走,這讓崇禎皇帝有點遺憾。不過,也就是有點遺憾而已,威脅卻是談不上。

不要說皇太極已死這種情況,就算沒死,不也一樣打得建虜一日不如一日。更何況,如今建虜那六大親王中,多爾袞,阿濟格,代善都已經領了甲級竊聽種子,對於建虜的大部分決策什麽的,自己都能實時掌握。

這麽想著,崇禎皇帝便不再去想遼東事情,在年前的時候,趕到了京師,就該好好過年了。

這一次的禦駕出京,崇禎皇帝事先是沒有說明的,要不然,就帶著一萬多軍隊,還要跨海去遼東,絕對有一大群人會死諫。

不過已經回來了,那就不用隱瞞。當即宣布奴酋皇太極已死,並且廣為宣傳耿仲明和陳紹宗母親的事跡。對於耿仲明的靈位入忠烈祠的事情,他親自交代,隆重舉行。而陳紹宗母親的事跡,不但讓周皇後去接見,賞賜,給予很高的榮耀之外,還吩咐教坊司為陳紹宗母親編劇,搬上戲曲舞台。

頓時,大明這個年節,最火熱的,就是這三件事了:崇禎皇帝氣死奴酋皇太極;耿仲明心懷大明,棄暗投明卻被兒子出賣,舍生取義;陳紹宗母親深明大義,教子有方,是為大明之楷模。

就這麽著,崇禎十五年就這麽過去,崇禎十六年來到了。

新年之始,崇禎皇帝除了向盧象升、洪承疇發出旨意,通知他們有關建虜內部的情況,對遼東腹地進行滲透之外,他主要的心思,便撲在了內政上。

自從他回京之後,最重視的,自然就是農業,也就是糧食方面的問題。經過翻閱奏章,崇禎皇帝發現了一個問題。

就是他雖然大力推廣番薯等高產作物,還興修水利等等措施,可是,糧食問題,始終得不到緩解。究其原因,他最終得出的原因,竟然還是經濟問題。

大明的農業,基本上都是農桑結合的。特別是大明那邊,這種情況就更為明顯。

一直以來,大明就存在桑爭稻田的問題,概因為種桑、種棉、養蠶、養羊和種植糧食作物相比,顯得更加有利可圖。特別是近些年來,朝廷大力保證糧食不缺的情況下,百姓就更願意去種植經濟作物。

而根據估算,種桑養蠶和種稻所需勞動力的比例,大概是100:5,這個數據,萬歷年間歸安人孫銓有過估算,如今崇禎年間也是差不多。這也就是說,大明的勞動力在發展經濟作物的時候,不但沒有從農田中解放出來,反而更多的人力去撲到了農事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