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鄭成功(第2/2頁)

然後他又以旁觀者的身份,仔細地分析了一下朝鮮那邊的局勢,崇禎皇帝感覺,朝鮮北部這邊,可以暫緩經營,而朝鮮南部作為對倭國交戰的根據地,還是不能像如今這樣荒廢,至少漢城平原那邊什麽的,都重新種植糧食,都能減輕很大一部分後勤壓力。

而且,從鄭芝豹帶回來的消息看,倭國德川家光的賊心不死,在拼老命想繼續增兵。如此一來,就怕鄭芝龍和李定國那邊壓力太大。

這麽想著,衡量了下可能的後勤壓力之後,崇禎皇帝便立刻給盧象升下了一道旨意,讓他領兵前移,去朝鮮南部坐鎮,以應付可能的戰局變化。至於大軍所需要的糧食,濟州島那邊可以供應一二。另外,從京師起運的一批冬裝和糧食也已經通過天津港發出去,應該能趕上朝鮮南部的朝廷大軍過冬。

這道旨意,最終是用飛鴿傳書到達遼東,這樣速度上就能達到最快。指不定盧象升領兵南下,還能去湊湊熱鬧。畢竟一路上再無戰事,又是騎軍,推進迅速。

忙完了這個事情,崇禎皇帝便又下旨招來了一直在當太子陪讀的鄭森,也就是被他賜名了的鄭成功。

在鄭成功見禮的時候,崇禎皇帝細細地打量著。此時,鄭成功已經二十一歲,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紀,英氣勃勃之下,卻也有沉穩之風。

對此,崇禎皇帝大體上還是滿意的,因此,等鄭成功見禮完畢之後,他便微笑著說道:“朕聽說你更喜歡領兵打仗?”

原本鄭成功接到旨意覲見,心中就在猜測,該不會是自己在太子陪讀中對有關自然學識的學習,被宋應星之長子宋士慧比下去之事,皇上知道了吧?

因此,在一聽崇禎皇帝的問話之後,他頓時臉色一紅,感覺真是這事,連忙恭聲回奏道:“屬下從小耳濡目染,聽到更多的是海上縱橫之事,聽說將來大明水師會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屬下確實對於海事更有興趣!”

他是太子陪讀,又是鄭芝龍的長子,因此有蔭錦衣衛百戶。當然了,這個錦衣衛百戶,其實只是領一份俸祿,是皇帝對於有功文武大臣子女的一種獎勵。因此自稱屬下,也能將就,畢竟錦衣衛是皇帝直屬親軍。

而他所說大明水師將來更有用武之地這事,不但來自於鄭芝龍對他的訓導,還有崇禎皇帝在上一次閱兵時候,把水師放在了壓軸位置所引起的猜測。

此時,鄭成功面對崇禎皇帝,不敢否認,便據實回答了。

在他看來,崇禎皇帝非常關注這自然學識的學習,甚至還表揚了太子,讓太子都“不務正業”,一直在從事自然學識的學習。而自己這麽另外,隱約表達出不想學,很可能會招來皇帝的訓斥,讓自己好好學習之類的。

可誰知,崇禎皇帝聽了,卻是微微一笑道:“人各有志,朕是不會勉強的。不過你既然喜歡,那就去做自己喜歡的便是!”

一聽這話,鄭成功不由得大喜。不過他還沒得及說什麽,就聽崇禎皇帝又對他說道:“你父親在對倭戰事中立下大功,朕一直尋思著,你家在海上的天賦,可不能埋沒了。如此,朕派你前往福建水師中任海防遊擊如何?”

之所以這麽安排,崇禎皇帝其實是有幾個考慮的。

第一,這個時代,還沒有武備學堂,領軍打仗的本事,多是世代家傳。而這,也是當初朱元璋規定軍戶世襲,武將世襲的原因之一。不能否認,鄭芝龍是個海戰高手,他的兒子從小耳濡目染,絕對會比其他普通人,更了解海戰一事。

第二,福建水師說起來是官方的,但其實還是鄭家的船隊。如果派別的將領去統領的話,並不是特別穩妥。而派鄭成功過去,卻不會有什麽波折。對於朝廷來說,或者對於崇禎皇帝來說,鄭成功是少年時候就在京師培養的,對於朝廷的忠心,那肯定要大於其他鄭家子弟。對於他來說,這也是有利的。

第三,提拔鄭成功去掌管福建水師,也算是對鄭芝龍立下軍功,還有鄭家源源不斷的從南洋購買糧食支援朝廷這些事情的獎賞。

當然了,這些都是暫時的措施,等差不多把大陸上的事情理順之後,不管是哪支水師,都要絕對掌握在朝廷手中才行。開辦武備堂,培養軍事人才,就是勢在必然之舉。

這些事情,鄭成功自然不知道,此時的他,一聽崇禎皇帝的話,頓時,非常意外,有點不敢相信地擡起頭,看著崇禎皇帝的臉上,寫滿了驚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