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希望

在拉合爾這裏,城頭依舊飄揚著大明的旗幟。但是城外,也一如以前一樣,飄揚著奧斯曼帝國的旗幟。

自從德裏被波斯帝國的軍隊占領之後,拉合爾就再沒有了援軍和物資的輸送。一開始的時候倒還好,但是,如今已經過去了幾個月,拉合爾這邊的日子,就開始難熬了。

城中開始有了悲觀,因為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要不是之前大明消滅莫臥兒帝國所表現出的強大戰力,這種悲觀的情緒就會來得更早。

物資上的缺乏,讓吳三桂不得不開始限制,特別是糧食方面,進行管控之後,悲觀的情緒就更濃了。

為此,他不得不每天巡查城頭,巡視城內。在和將士們同甘共苦,吃著同樣的口糧之外,保持著昂揚的鬥志來影響將士們。

也虧了他在決定把拉合爾當作阻擊奧斯曼帝國的城池之後,就把城中老弱送出去了城。要不然的話,糧食消耗就更多了。

吳三桂心中非常清楚,必須要給手下將士們希望,才有守下去、甚至反敗為勝的希望。

為此,他不斷地告訴守城的將士們,說李來亨所部在騷擾敵軍的後路,不要看敵人人多,他們也會更難受。

特別是到了後來,城外敵軍,再也沒有攻打拉合爾,反而分了幾萬兵馬,往西北方向而去,吳三桂就知道,李來亨所部一直還在戰鬥。他再為李來亨所部擔心的同時,心中其實也是有很多感動的。

在他人生的早些年,他的父親吳襄,還有舅舅祖大壽對他的影響非常大。都曾經告訴過他,有兵才有權,沒兵就沒權,因此必須要明哲保身,握有手中兵力才是根本之道。

不過還沒等他開始應用父親和舅舅的指導,崇禎皇帝就開始親自領軍打仗,隨後,一場戰事接著一場戰事的勝利。他也開始隨駕出征,從崇禎皇帝這邊所領會的,卻和他父親以及舅舅所提醒的不一樣。總之,就一直贏了下去,以至於到了後來,他都忘記了他們所說的那些。

如今在堅守拉合爾的這些日子裏,特別是拉合爾明軍的處境越來越困難時,不知道為什麽,當年他父親和舅舅所教導的那些東西,就又冒了出來,他就有點怕了。

他怕,並不是說怕他自己,而是怕李來亨所部會明白他爹和他舅舅所教的道理。知道事不可為時,會選擇明哲保身!

吳三桂心中非常清楚,拉合爾如今能依靠的,就只有李來亨所部了。如果李來亨所部作戰消極一些,或者幹脆躲到了一遍去,又有誰能埋怨他們?他們可以說,一直在戰鬥,都不用說逃跑。

如果他們不盡心盡力的話,城外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能集中精力攻城。幾個月下來,不說會不會被他們攻下,至少絕對不會像如今這樣,主要是來自糧食物資的消耗的壓力。

從奧斯曼帝國軍隊居然把大部分騎軍都分了出去,吳三桂就知道,這絕對是李來亨所部打疼了奧斯曼帝國軍隊,迫使他們不得不抽調了如此之多的兵力回去圍追堵截,以清理保障他們的後路安全。

對於這個動靜,吳三桂當然要利用起來,立刻把奧斯曼帝國軍隊離開的緣由,廣而告之,讓拉合爾的將士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而是有友軍,還在配合作戰。

說實話,那會兒的時候,城中士氣立刻就高了不少。

吳三桂也想過趁機突圍的,畢竟城外敵人已經少了好幾萬騎軍。一旦能成功突圍的話,只是步軍而已,應該會好對付很多。

不過,第一,他不敢保證,奧斯曼帝國的騎軍離開,是不是真得去圍剿李來亨所部,會不會只是故弄玄虛,找了個地方埋伏起來等他突圍而已。

之所以還存在這種懷疑,實在是他所面對的奧斯曼帝國這個敵人,他不了解。他們的統領是什麽樣的人,他們平常打仗,慣用什麽風格,這些他都不知道,因此就有此疑惑。

第二個原因,是想突圍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奧斯曼帝國軍隊在圍困的這幾個月內,挖了壕溝,圍著拉合爾挖的,就是為了防止明軍這邊突圍或者出城突襲。吳三桂如果要率部突圍的話,傷亡絕對不會少。

另外還有最後一個原因,吳三桂和李定國的出身不同。李定國出身流賊,對於唐王等人,從骨子裏並不會特別在意。有了皇上的密旨,他就無所謂了,用互相傷害的招數,殺入了波斯帝國境內。

可吳三桂是將門世家出身,想得東西很多,就沒有李定國那樣光棍了。雖然有皇上的聖旨,他還是有點擔心的。

唐王畢竟是皇帝的親戚,如果他這邊突圍了,那奧斯曼帝國軍隊就可以東進,和波斯帝國聯合在一起,不但唐國要遭殃,甚至另外兩個藩國都可能遭殃。一旦真得出現這種情況,誰會倒黴?吳三桂心中,其實是沒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