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皇帝的家事 第1章皇帝的家事

歷史學家錢穆注意到,秦漢創制,中央官員的設置,很像是皇帝的家臣,三公之外,九卿基本上是圍繞皇帝家事安排的。此前的封建制,天子跟諸侯一樣,設置官員,無非是自己的家臣。因為在封建制度裏是“家天下”,天子跟諸侯的關系,就等於一個大家長面對諸多分了家的子弟,諸侯跟大夫也是如此。天子也罷,諸侯也罷,甚至大夫也罷,真正管理的就是自己直轄的那麽一點地方,自己的采邑。所謂的國事,略等於家事。到了春秋時期,那些到私學學了本事,準備施展才能的人,也得從某個公子或者大夫的家臣做起,這個大夫如果像齊桓公小白或者晉文公重耳那樣混成了諸侯,他們也就出頭了。

在封建制下,天子管的那點地方,所謂的王畿之地,就是自家的私產,而王畿之外的天下,天子只有名義上的管轄權,即便在西周的盛期也是如此,否則怎麽會有那麽多的諸侯打打殺殺,你並我吞,造成那麽多諸侯失蹤。家天下,當然沒什麽問題,管得到的地方,都是家產,管不到的地方,就隨他去好了。

秦統一之後,徹底廢了封建,改郡縣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政治實體不見了蹤影,皇帝一統天下,所有的地方都成了天子的直轄領地,地方官不過是替皇帝管事的雇員。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是家天下嗎?這麽大的家,皇帝顧得過來嗎?設官分治,官員其實就是雇員,不是家臣,家臣的結局是要討個采邑,最後有塊自己的封地。一直到戰國,各國官員都挺像雇員了,但還是要有塊封地。馮諼為孟嘗君所營的三窟,第一個就是他的封地。但是,到了秦統一之後,這種事似乎就成問題了,官員更像是雇員,想用就用,不用就扔,甚至可能殺掉雇員。統一之後,天下只剩下一個市場。想做官的人,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只有一個買主,一個特別霸道的買主,買賣不成,連命都可能丟掉。

事實上,帝制時代的官員,不可能僅僅是皇帝的家臣,而且帶有某種公共性質,管理地方,不僅要顧及皇帝,還要考慮地方的利益。皇帝也是一樣,皇帝的天下,一半是自己家的私產,一半是公共性的公司。這個公司,要靠官員一起來維持。漢朝的皇帝,總是強調自己是和兩千石(郡太守)共天下,的確是明智的說法。皇帝也是人,有自己的妻妾,有自己的子女,還有宗族和親戚。但自己的小家是家,國家這個大家也是家。從理論上講,皇帝是天下之大父,皇後是天下之大母,他們夫妻兩個,是國家這個大家的家長。在現實中,皇帝過日子還是跟自己的小家一起。雖說比常人多好些老婆,但日子大抵也就這麽過,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該做愛,當然也做愛。

但是,皇帝畢竟是大家的家長,大家的事,臣子也有發言權。皇帝的日常生活,有時卻不得不受到某些多事的臣子的幹預,多寵幸某個妃子,人家要說話,皇室多花了錢,人家也要說話,皇宮裏的下人(宦官)如果多管了事,人家更要說話。如果要選皇後、立太子,更是得臣子們同意,臣子不奉詔,事情就難辦。唐高宗李治,死活想廢掉原來的皇後,立武昭儀也就是後來的武則天為後,臣子們死活都不肯。後來李績偷偷告訴唐高宗,說鄉巴佬找老婆都可以自己說了算,這本是皇帝的家事,何必問臣子?這麽一說,李治開了竅,於是武昭儀就成了皇後。唐玄宗時,武惠妃進讒言,玄宗要廢太子,群臣不同意,但李林甫也說,這是天子的家事,結果太子被廢。然而到了德宗時,皇帝又想廢太子了,也說這是自己的家事,臣子管不著,但李泌卻說,天子以四海為家,宰相於四海之內的事都可以管。最後,太子居然保住了。

從國家角度來看,李泌的話是對的。既然天下都是皇帝家的,那麽皇帝的小家之事,就不再是皇帝自己的私事。皇後的廢立,太子的廢立,都事關整個國家,做臣子的,尤其是宰相,不能坐視不管。也就是說,既然做了皇帝,就沒有隱私可言。就算是自己的老婆、自己的兒子,處理起來也不能盡由著自己的性子。當然,反過來,如果皇帝就是要由著自己的性子,想怎麽就怎麽,臣子即使拼了命也是攔不住的。像明朝的“大禮議”故事,群臣哭聲震天,也擋不住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親,人家的家事就是不讓你管,你也沒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