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精英的小辮子 第5章青幫大佬皇二子

要論歷史,青幫的資格似乎比洪幫還要老。自打清朝定都北京,確定了用大運河漕運的方式,這樣的幫會就自然會產生。而洪幫自己說起來是明末清初的產物,但實際上頂多是康熙末年出產。青幫本是脫離了土地的水手運夫們自助的組織,跟洪幫沒有本質的區別,都屬於流民團體。他們還有一點也是相同的,基本上沒有反清的意思。如果偶爾跟政府過不去,也是政府逼的。由於相對洪幫或者天地會,清政府對青幫的壓迫輕一些,青幫的反叛性就更弱,無怪乎後來洪幫中人會說他們是“安清幫”。

清朝政府對於流民原本就有歧視,至於流民組織,就更是視為非法,非要去之而後快(當然真的消滅也難)。反過來,凡是這樣的組織,也多少有點邪,包娼包賭、走私販毒什麽都做,偶爾也會受人收買,幹幾票殺人越貨的買賣,甚至拉起隊伍起哄造反。在晚清歷史上,維新派和革命黨都利用過幫會起兵造反,革命黨尤甚,多次起義實際上都是雇幫會做買賣。當然,至於幫會自己人犯了規,那三刀六洞是無論如何都免不了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所有的幫會都近似今天所謂的黑社會。

晚清太平天國叛亂,由於戰亂的緣故,大運河走不通了,漕運改海路,水手運夫都失了業,成夥地湧向了上海,從此以後,上海這個像氣吹起來的口岸都市,就成了青幫的大本營。地痞、流氓、小混混、白相人,都進了幫。革命黨人鬧革命的時候,也來混青幫,一邊依托幫會,一邊依托租界,兩手抓,兩手都硬,左右逢源。革命黨中江浙一帶的人士,比如陶成章和陳其美,都是青幫中人。後來革命成功,天下所有的幫會,不管幫沒幫革命起過哄,都成了革命功臣,氣焰陡然囂張,他們在有的地方還當家做了主人,開堂審案子了。

身為青幫大佬的陳其美,雖說做了上海都督之後,並沒有像四川那樣建立一個幫會政府,把所有的位置都塞給幫中弟兄,但昔日的小兄弟也跟著神氣是自然的。不唯火並了另一個幫中弟兄陶成章,而且在籌款的時候,也沒少做近似綁票勒索的事兒,害得商家拼命地往租界裏躲。幸好陳都督當家的日子不長,隨後的北洋政府,對青幫還是有所抑制。但不管怎麽說,革命之後的民國,青幫終於可以公開露面了。龐大的販毒事業,也給了他們巨大的財力支撐,使得這個幫會跟法租界當局結成了同盟關系,青幫給租界弄錢,租界給他們庇護。有洋大人撐腰,中國政府就是想對他們怎麽樣都沒太好的辦法。

在這個時候,袁世凱的二公子袁克文加入了青幫。

袁二公子是可人,洪憲帝制時期,原本他是持反對態度的,那句“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廣為傳誦。為了擺脫哥哥袁克定對他的猜忌,不想做曹植,弄了個閑章“皇二子”,以示沒有跟袁克定爭太子的意思。他也是一個大才子,琴棋書畫樣樣精,一筆梅花,一手好字,通音律,會樂器,長得也清秀可人,活脫脫一個度曲周郎。老子死了之後,錢緊了,什麽都不幹,賣字就可以為生。京劇也唱得好,與滿人貴公子溥侗齊名,俱為京津一帶的名票,當初看他的戲,一票難求。袁二公子多情,而且濫情,一生之中跟名伶、名妓、名媛有說不盡的緣分,道不完的桃花運。今天從老照片上看,他的相好情人個個都是超級大美女,但美女幾乎都愛袁二公子。很多人不是圖他的地位,也不是圖他的錢,就是看在他的才情分上。一句話,當日的袁二公子,就是一個風流倜儻的名士。這個名士革命後去了一趟上海,不往文人堆裏混,卻進了青幫。

事情的緣起據說有點戲劇性。說是剛到上海,他參加一個酒會,把貂皮大氅放在衣帽間,完事一看沒了。當即青幫大佬黃金榮說不慌,低聲吩咐馬仔幾句,不一會兒,等袁克文回到賓館,貂皮大氅完璧歸趙。後來,某著名文人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帶了好多行李初到上海,一下船,行李就被搬運工東一件西一件拿亂了,眼看就要丟了。這時接他的人來了,還帶了一個白白凈凈的像是書生的人,只見那人低聲吩咐幾句,不一會兒,所有的行李都出來了,排得整整齊齊,一聲號令,都給乖乖地搬到車上去了,那人就是青幫的一個小頭目。只是那文人後來沒有加入幫會,袁克文卻進幫了。不僅進了幫,輩分還特高。據傳,當日青幫創幫三老給青幫定的輩分,是按“清、凈、道、德、文、成、佛、法、仁、倫、智、慧、本、來、自、信、元、明、興、理、大、通、悟、學”排列的,也有說是“清、凈、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來、自、性、圓、明、興、禮、大、通、悟、學”這二十四個字的。幫會都是類宗法結構,這二十四個字,就是青幫的家譜脈絡。傳到民國,理,或者禮字輩已經基本絕跡了。當時的青幫老大黃金榮和張嘯林,才是通字輩的,而名頭更響的杜月笙,僅僅是悟字輩的。但是,當日的袁克文,卻硬是找到了一個原本已經封山的理字輩老大做了師傅,於是,他就成了已經相當稀罕的青幫大字輩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