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大事年表

公元前2年(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大月氏使者向博士弟子景廬口授《浮屠經》。

公元57-75年(東漢明帝時期),楚王劉英崇尚浮屠,傳說明帝派遣使者到印度尋求佛法。

125-144年(東漢順帝時期),張陵創天師道(五鬥米道),於吉創太平道。

189年(東漢中平六年),董卓入京,天下大亂,分裂時代實際上開始。

220年(曹魏黃初元年),曹丕代漢,魏始。

258年(曹魏甘露三年),鮮卑拓跋部在陰山南麓的盛樂舉行大會,開始定居於此。

265年(曹魏鹹熙二年,西晉泰始元年)十二月,魏元帝禪讓,司馬炎稱帝,曹魏亡,西晉始。

304年(西晉太安三年),氐族豪帥李雄稱成都王,匈奴酋長劉淵稱漢王,五胡十六國始。

306年(光熙元年),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成。

308年(永嘉二年),劉淵稱帝,次年遷都平陽。

310年(永嘉四年),劉淵卒,子劉聰立。拓跋酋長被晉封代公。佛圖澄到洛陽傳教。

311年(永嘉五年),匈奴漢國將領劉曜、石勒等人攻陷洛陽,擄晉懷帝司馬熾。

314年(建興二年),西平公漢人張軌卒,子張寔(讀如實)繼位,建立割據政權。

316年(建興四年),劉曜攻陷長安,晉湣帝司馬業出降,西晉亡。

318年(東晉太興元年),司馬睿即帝位,東晉始。劉聰卒,子劉粲繼位,被殺,劉曜繼位。

319年(太興二年),劉曜改國號,史稱“前趙”。

329年(鹹和三年),石勒殺劉曜,前趙亡。

330年(鹹和五年),羯人石勒稱帝,史稱“後趙”。石勒稱帝之後,尊佛圖澄為大和尚。

335年(鹹康元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允許汪達爾人入居班諾尼亞(大部在今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境內)。

337年(鹹康三年),鮮卑豪帥慕容皝(讀如恍)稱燕王,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史稱“前燕”。

347年(永和三年),桓溫伐蜀,李勢投降,成漢亡。

350年(永和六年),後趙皇帝石虎養子漢人冉閔篡位稱帝,國號魏,史稱“冉魏”。

351年(永和七年),後趙亡。氐族豪帥苻健自稱天王大單於,都長安,國號大秦,史稱“前秦”。

352年(永和八年),冉魏亡。燕王慕容雋稱帝,都鄴,史稱“前燕”。同年苻健稱帝。

370年(太和五年),前秦大破燕軍,前燕亡。

374年(寧康二年),匈奴人越過伏爾加河,日耳曼蠻族諸部開始大舉入侵羅馬帝國,歐洲民族大遷徙。

376年(寧康四年),前秦伐前涼,前涼亡。之後,前秦又伐鮮卑拓跋部所建之代國,代亡。至此,中國的北方完全由前秦統一。同年,西哥特人渡過了多瑙河,因不堪羅馬人的壓迫掀起大暴動。

378年(太元三年),亞得裏亞堡戰役,羅馬皇帝瓦倫斯兵敗被殺。

383年(太元八年),秦晉淝水之戰。

384年(太元九年),前秦苻堅部將鮮卑人慕容垂自稱燕王,史稱“後燕”。慕容泓稱濟北王,史稱“西燕”。羌人姚萇稱秦王,史稱“後秦”。

385年(太元十年),姚萇擒殺苻堅。前秦部將鮮卑人乞伏國仁建國,史稱“西秦”。氐帥楊定自立為公,稱藩於晉,史稱“仇池”。

386年(太元十一年),鮮卑酋長拓跋珪在牛川(今呼和浩特)稱王建國,史稱“北魏”。後秦王姚萇入據長安稱帝。氐族人呂光建國,史稱“後涼”。

392年(太元十七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

394年(太元十九年),西秦滅前秦,前秦亡。後燕滅西燕,西燕亡。

395年(太元二十年),羅馬帝國分裂。

397年(隆安元年),鮮卑禿發烏孤稱王建國,史稱“南涼”。後涼匈奴豪帥沮渠蒙遜建國,史稱“北涼”。

398年(隆安二年)十月,後燕慕容德稱王建國,史稱“南燕”。七月,北魏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十二月,拓跋珪稱帝。

399年(隆安三年),孫恩亂起。法顯赴印度求佛經。

400年(隆安四年),西秦王降後秦,西秦亡。北涼敦煌太守李暠(皓的異體字)建國,史稱“西涼”。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開始入侵不列顛島。

402年(元興元年),桓玄之亂起,孫恩兵敗自殺。

403年(元興二年),南涼、北涼攻後涼,後涼舉國降後秦,後涼亡。晉安帝被逼禪讓,桓玄稱帝,國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