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隆中對策(第4/5頁)

魯肅當場就給孫權潑了瓢涼水,說以魯肅的愚見將軍您當不成齊桓公、晉文公,為什麽呢?想想當年秦末天下大亂的時候,我們高皇帝也想當個齊桓公、晉文公的,沒當成,為什麽?有項羽,有項羽為害,項羽造亂,現在我們當今之世曹操就是項羽,所以你當不成。不過呢,你當不成齊桓公、晉文公不等於將軍您無事可幹,當不成齊桓公、晉文公,當什麽呢?當皇帝啊。然後魯肅就說了,說了兩句非常重要的話:

“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

就是大漢王朝是再也扶不起來了,你就別扶了吧,當什麽齊桓公、晉文公,不要去扶它。曹操一時半會兒除不掉,力量太大,那應該怎麽樣呢?魯肅說:

“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就是說你現在應該牢牢守住你江東的地盤,等待北方發生事情。跟諸葛亮說天下有變是一模一樣的,魯肅說一旦北方出事,將軍您就西進,先消滅黃祖——就是劉表的部將,守在江夏郡,就是現在武漢市那塊地方——先討伐黃祖,再消滅劉表,再進攻益州,把劉璋那個地方也拿下來,和曹操劃江而治,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這個時候你就稱皇帝,然後再找機會北上統一中國。

*在亂世的漢末,除了諸葛亮的“隆中對”之外,還有一個魯肅版的“隆中對”,歷史上的魯肅並不像《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那樣忠厚和迂腐,其實他也是一個能夠審時度勢和深謀遠慮的政治家。魯肅對當時時勢的設想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可以說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把曹操看作是頭號敵人,而且都認為曹操一時半會兒消滅不了,另外他們都主張“先三分,後一統”,那麽,這兩個版本的“隆中對”有什麽不同之處嗎?

魯肅這個的“隆中對”和諸葛亮的“隆中對”有所不同,雖然他們都主張先三分後一統,但是魯肅的三分和諸葛亮的三分是不一樣的,魯肅的“三分”是孫權、劉表、曹操;諸葛亮的“三分”是劉備、孫權、曹操。都有孫權和曹操,另一方一個是劉表,一個是劉備。這個不奇怪,因為魯肅的“隆中對”是在建安五年提出來的,那個時候劉備還沒搞清楚幹什麽呢,在哪兒呢。建安五年我們知道是官渡之戰的那個年代,魯肅怎麽會想到把劉備算一份的;而諸葛亮是替劉備謀劃,他怎麽會把劉表算一份呢。而等到赤壁之戰以後,甚至在赤壁之戰之前,劉表去世以後,魯肅就迅速調整了政策,就馬上把三分天下的那一“分”從劉表換成了劉備。

第二個不同,就是諸葛亮提出來的口號,或者說他最終極目標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漢室可以復興;而魯肅是明明白白的說漢室不可復興,這是他們的不同,這是立場的不同。因為諸葛亮要輔佐劉備成就大業,他必須打出復興漢室的這個旗號,而且我也可以現在提前跟大家說,就是這個口號後來成為諸葛亮身上沉重的政治包袱,這是第二點不同。

第三點不同,就是魯肅的戰略規劃是把三分天下看做前提,就是現在已經三分了,孫權、劉表、曹操。統一的步驟是什麽呢?先消滅劉表,再西進拿下益州,和曹操劃江而治,也就是要“三國”變成“南北朝”。而諸葛亮的做法是什麽樣呢?先拿下荊州,再拿下益州,把西邊這塊地方占住,等孫權和曹操兩個打起來,等他們兩個打得差不多了以後,我們北上、東進統一中國,是把“三國”變成“東西漢”,這是兩個版本“隆中對”的第三點不同。

那麽我們就要問一個問題,魯肅的這個方案孫權采納了嗎?沒有。為什麽呢?因為魯肅說這個話的時候是建安五年,這個時候孫權才十八歲,剛剛接過哥哥孫策的班,屁股還沒有做穩,內部鬧個沒完,他哪有這份心思一統天下,他也沒這個能耐啊。所以孫權就打了一句官腔,哎呀,孫某盡力一方,那是為了輔佐漢王朝,你說的那些事情那是不能考慮的。所以你別看他小小年紀,十八歲,還是未成年人,按照古人的規矩,古人二十歲行冠禮才成人,孫權還是個未成年人,政治上已經非常老道了。但是到了建安十二年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的孫權不但有了這個賊心,也有了這個賊膽,還有了這個賊力,所以到這個時候又有一個人舊話重提,說我們打黃祖吧,這個人是誰呢?甘寧。甘寧原來是劉表和黃祖的部下,但是劉表和黃祖都不重用他,所以他就投奔孫權,誰介紹的呢?周瑜和呂蒙。介紹到孫權以後,孫權對他非常好,同於舊臣,就把他當做老部下來看待。於是甘寧就提出來了,說什麽呢?說: “漢祚日微,曹操彌驕,終為篡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