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逆流而上(第2/3頁)

畫外音:通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陸遜並不只是因為卷入到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奪儲位而被逼死,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是江東士族的代表人物,孫權雖然利用江東士族在江東坐穩了江山,但是對江東集團一直是不信任的,所以總想有機會收擡江東人,孫權終於借這次奪儲之爭收擡了一批以陸遜為首的江東人,而在此之前孫權就曾收擡過江東士族,那麽孫權骨子裏為什麽要與江東人過不去呢?

剛才我說到了虞翻,虞翻就是差一點被孫權殺掉的,怎麽回事呢,就是有一次孫權請大家喝酒,孫權這個人很喜歡喝酒,我們前面也講過一喝就醉,一醉方休,到了喝得差不多的時候,孫權就起來給大家斟酒,一個一個倒過來,到了虞翻,快到虞翻跟前的時候,虞翻就裝作喝醉了往地上一倒,等到孫權一看他醉了,算了別倒了,就到別人那去斟酒,孫權一走過去他一爬起來坐起來,坐好了,孫權勃然大怒,你這太不給我面子,你這是存心的嘛,拔出劍來就要殺虞翻,是被大司農劉基上前一把抱住說主公啊主公,虞翻殺不得,虞翻是夭下名士啊,請你想想殺一個名士是什麽樣惡劣的影響,這時候孫權說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他說(畫面字:曹孟德尚殺孔文舉,孤於虞翻何有哉):“曹孟德能夠殺孔融,孤為什麽就不能殺虞翻?”虞翻有什麽殺不得,劉基就抱住孫權說,是是是是啊,曹孟德是殺了孔融,但是大家不是都在罵他嗚?那不是一片罵聲嗚?殿下要學就學堯舜吧,不要學曹操,曹操怎麽可以學習呢,孫權這酒才醒過來,嗯,對,曹操學不得,好了,不殺虞翻了,下道命令以後大家記住了我喝醉酒說殺誰不算數啊,不要執行,但是虞翻最後還是被打發到交州去了,交州就是現在的廣東、廣西再加上越南的一部分,為什麽呢?虞翻口出狂言,有一次孫權和張昭兩個人討論神仙的問題,這本來也是個偽命題,說得正帶勁的時候,虞翻插嘴把手指著張昭對孫權說那都是死人,他們都變成死人了還談什麽神仙,夭底下哪有什麽神仙,孫權勃然大怒,就把他打發到交州去了,我們看孫權啊是把虞翻當做吳國的孔融來看待,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還有一個人也說了類似的話,這個人是誰呢,諸葛亮,諸葛亮在蜀國也象曹操和孫權一樣對待過幾個士族和名士,比方說廖立被諸葛亮廢了,來敏被諸葛亮廢了就是廢為平民,而且諸葛亮在廢來敏的時候說了一句什麽話呢?他說:“來敏亂群,過於孔文舉”。孫文舉就是孔融,就是來敏這個破壞搗亂散布流言蜚語,制造反動言論,破壞安定團結,蔔匕孔融還嚴重,這意思很清楚,孔融破壞大局被曹操殺了,你來敏的罪過比孔融還嚴重,我不殺你是寬大為懷。那麽也就是說虞翻是吳的孔融,來敏是蜀國的孔融,不管是蜀國的孔融還是吳國的孔融還是魏國的孔融,都不會被這三個國家的統治者所容,也就是說魏、蜀、吳三國的主要領導人都和這些名士都和這些士族是有矛盾的,而且正是這些矛盾才使得我們的三國的歷史呈現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

畫外音:通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孫權與江東士族的矛盾是有著深層的社會背景的,可以說前有車,後有轍。曹操、諸葛亮與士族和名士也都是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易中天先生認為正是這種矛盾才造成了三國現在的樣子。那麽為什麽三國時期這些實力派要與這些名士們過不去呢?當時的士族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為了講清楚這個道理,我們必須給大家講講什麽是士族,士族就是世代為官之家族。就是一個家族裏面世世代代都有人做官這個就叫做士族,那麽大家可能要問一個家族怎麽世世代代就做官呢?難道做官就是他們家的事兒?是的,在東漢末年,做官確確實實就是某些家族的專門的事兒。為什麽呢?因為那個時候做官不容易,他有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是士人,第二必須通曉經學,第三必須被舉為孝廉。孝廉就是孝子廉士,就是道德品質優秀,就是德的要求,通曉經學不是經典啊,經學就是熟悉儒家的學說,這是才的要求,必須是士人是身份的要求,士人又是什麽呢?士人就是士,士在春秋戰國時代是最低一級的貴族。春秋戰國時代貴族四個等級:夭子、諸侯、大夫、士。那麽到了秦漢呢?士是平民的最高一個等級,平民也有四個等級:士、農、工、商。士就是士民,農就是農民,工就是工民、商就是商民。商民經商,工民做工,農民務農,士民讀書。士就是以讀書為職業的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腦力勞動者,用當時的話說就是勞心者,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所以士勞工商士的地位是最高的,一個人必須又是士就是你不做工、不務農、不經商你必須這樣,你還要書讀得好,你還要道德表現好,你才有做官的資格,這樣的人就太少了。而且一個家族一旦出了這麽一個人,通過讀書而做了官,那這個人肯定培養自己的兒子也讀書,也讓他做官,對不對,這樣一來二去讀書做官就會變成這個家族的職業,這樣的家族就叫做士族。這個階層的特殊陛在什麽地方呢?三個方面:第一壟斷仕途,因為他們詩書傳家,他壟斷知識,通過壟斷知識去壟斷仕途,那個時候辦私學,那個時候也不是誰都可以讀書的,誰都讀得起書的,誰都讀得匿書的,誰都讀得好書的,只有這樣詩書傳家的人他才讀得了,於是他就代代做官,這就壟斷一塊做官的名額吧。第二這個做官的人他有推薦權,他推薦誰呢?第一個推薦自己的子弟吧,還推薦誰呢?推薦那些出身比較差的,但是書讀得好的人,這些出身差的地位低的家庭條件不好的讀書人,他做官也不容易啊,就由這個大的士族來推薦他,這麽一推薦這些人和這些大士族之間就形成了一種非血緣的家族關系,在政治上是君臣關系,在清感是父子關系,刃萬麽這些人將來又做了官以後,他又有推薦權他推薦誰呢?他至少要拿一部分名額出來報恩吧,這個大的士族象滾雪球一樣滾起來的,越滾越大。另外還有一條什麽呢?互相推薦,然後我家是大士族,你家也是大士族,我可以推薦官吏,你也可以推薦官吏,刃網自兩換換,我推薦你的人,你推薦我的人。第二個特點呢控制輿論,為什麽要控制輿論呢?因為士族本來就是因為會讀書才做官的,他本來就有文化、有學問,有文化有學問就有話語權,在當時的清況下普通老百姓哪有話語權啊,他也不能上網去發貼子,有話語權的就是這些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他就控制了而且他本來就有知識、有文化他就成了文化界、學術界、理論界和思想界的領袖人物,他一成了領袖人物他周圍就會團結一大批太學生和名士,太學生是什麽?太學生就是國家士部學院的學生,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第三梯隊,後備千部。名士是什麽呢?名士就是社會上有名的有話語權的、有很多粉絲的、擁草的這樣一些人,有名的士人。第三個特點成為豪強,因為他有權啊,有勢啊,他的家族就在地方上發達起來了,就成了一方豪強,這樣的豪強就叫做世家大族,也叫做衣冠望族,也叫做名門望族,還叫做勢族,勢力的勢,還叫做世族,世界的世,這些都是指這種家族,而那些沒有權勢的、沒有名望的、沒有地位的家族就叫做庶族,也叫做寒族,也叫做寒門。士族壟斷仕途、控制輿論、成為豪強,它就成為社會上一般非常強大的政治力量,到了東漢末年它就成了支撐帝國大廈三根支柱之一,那三根支柱呢?外戚、宦官、士族。畫外音:士族壟斷了仕途這就占領了上層建築,控制了輿論就掌握了意識形態,士族有權有勢最終成為豪強,又把握了帝國的經濟基礎,到了東漢末年帝國的經濟基礎、上層建築、意識形態全部都掌握在士族手上了,這些士族就應該順理成童地成為這個帝國的統治階級,可是這些士族不得不面臨著新興勢力的桃戰,刃萬麽這些新興勢力是依靠什麽崛起的呢?事實上,三國以後的魏晉南北朝就是士族地主階級的時代,但是什麽士族地主階級並沒有在東漢以後馬上成為帝國的統治階級呢?因為門閥遇到了軍閥。門閥就是士族,士族也叫門閥士族階級,保護士族階級的制度既叫士族制度又叫門閥制度,這就是魏晉南北朝的制度。那什麽叫門閥呢?門閥就是門第、門望、閥閱。門第就是家族的社會地位的貴賤高低。因為那個時候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一等人,二等人,三等人,四等人,他有高低,這個高低叫做門第,第就是次序。門望是什麽呢?名譽聲望。閥閱是什麽呢?功績經歷,就是一個家庭它有過什麽功勞,它有過什麽經歷,這個東西是在當時的仕宦人家家門口是要貼出去的,貼到門口,表彰自己功勞的叫做閥,表揚自己經歷的叫做閱,我們知道閱和歷是能夠合起來,閱歷嘛,一個閥一個閱,左邊是閥,右邊是閱,合起來叫閥閱,這個閥閱再和門第、門望合起來就叫門閥,所以後來就用門閥這個詞來指士族,所以門閥就是有著特殊的社會地位、社會聲望的、世代為官的這樣的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