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機器的時代(第2/3頁)

整個歐洲的人們都為這個想法忙碌起來。法國人丹尼斯·帕平曾是海更斯的朋友和助手,他先後在幾個國家進行過蒸汽機實驗。他發明了用蒸汽驅動的小貨車和小蹼輪。可正當他雄心勃勃,準備駕著自己的小蒸汽船試航時,船員工會卻擔心這種新機器的出現會搶走他們的飯碗,於是在帕平試航前向政府提出了控告。帕平的小船被沒收了。他為了這項發明而傾盡全部家產,最後窮困潦倒地死於倫敦。不過,在他去世的時候,另一位名為托馬斯·紐科曼的機械迷正在全力研究一種蒸汽泵。50年後,一位格拉斯哥機器制造者詹姆斯·瓦特對他的機器進行了改進,1777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在瓦特手裏誕生了。

就在人們爭相研制“熱力機”的這幾百年時間裏,世界政治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繼荷蘭人之後,英國人成為海上貿易的新霸主和主要的運營商。他們開辟了許多新的殖民地,並把殖民地的原料運往英國,在那裏制成成品,然後將制成品出口到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在17世紀,北美佐治亞州和卡羅萊納州的人們開始種植一種出產奇特毛狀物質的新灌木,能長出白色的絨毛,當時人們稱之為“棉毛”。這種棉毛采摘下來以後,便被運往英國,由蘭卡郡的人們織成布匹。起初,這種織布工作是由家庭作坊手工制作的。不久,有人對紡織工序作了一些改進。1730年,約翰·凱發明了“飛梭”。1770年,詹姆斯·哈格裏夫斯為他發明的“珍妮紡紗機”申請了專利。一位名為伊利·惠特尼的美國人發明了軋棉機,它能夠自動將棉花和棉籽分開,在這之前,這項工作一直是手工完成,每天只能做約453.6克。最後,理查德·阿克賴特和埃德蒙·卡特賴特發明了水力推動的大型紡織機。到18世紀80年代,法國召開了著名的三級會議,提出徹底變革歐洲政體,此時瓦特發動機被用在阿克賴特的紡織機上,用蒸汽機的動力來帶動紡織機工作。一場經濟與社會的大變革由此展開,世界各地的人際關系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

固定式發動機發明成功之後,發明家們馬上將注意力轉向利用機械裝置推動車、船的問題上。瓦特曾制定了研制“蒸汽機車”的計劃,不過沒等他來得及完善這一設想,1804年,理查德·特裏維西克制造的火車便載著20噸貨物在威爾士礦區的佩尼達蘭奔馳起來。

同時,一位名為羅伯特·福爾頓的美國珠寶商兼肖像畫家正在巴黎勸說拿破侖,他說如果采用他的“鸚鵡螺號”潛水艇以及他發明的汽船,法國就能摧毀英格蘭的海上霸權。

福爾頓的“汽船”設想以前就有了,他顯然抄襲了康涅狄格州機械天才約翰·菲奇的創意。早在1787年,菲奇建造的小巧汽船便在德拉維爾河上進行了處女航。然而,拿破侖和他的科學顧問們卻用懷疑的眼光看待這種自動力汽船。雖然裝配著蘇格蘭發動機的小船正噴著煙霧在塞納河上歡暢來去,但是這位偉大的皇帝陛下還是錯過了這種對他十分有利的強大武器。要知道,也許它能為他報特拉法爾海戰的一箭之仇呢!

第一艘汽船

失望之余,福爾頓回到美國。他是一位實際的生意人,很快便和羅伯特·利文斯頓合夥組織起一家頗為成功的汽船公司。利文斯頓是《獨立宣言》的簽字人之一,當福爾頓在巴黎兜售自己的發明時,他是美國駐法國大使。這個新公司的第一艘汽船“克勒蒙特”號裝備了英國的博爾頓與瓦特制造的發動機,於1807年開通了紐約與奧爾巴尼的定期航班業務。這條船在一段時間裏壟斷了紐約州所有水域的航運。

可憐的約翰·菲奇,他曾經是最早將“蒸汽船”用於商業運營的,現在卻悲慘地死去。當他建造的第五條螺旋槳汽船不幸被毀時,菲奇已經落到傾家蕩產、一貧如洗的地步。他疾病纏身,遭到鄰居們無情的嘲笑,就像100年後人們嘲笑蘭利教授發明奇怪的飛行器一樣。可憐的菲奇一直希望為自己的國家開辟一條通往中西部大河的便捷途徑,可他的同胞們卻寧願乘平底船或步行。1798年,菲奇在極度絕望中服毒自盡了。

但在20年後,載重1850噸的“薩瓦拉”號汽船以6海裏/小時(即11.1千米/小時)時6海裏(“毛裏塔裏亞”號只比它快三倍)的速度從薩瓦納駛達利物浦,創造了25天橫渡大西洋的新紀錄。於是人們不再嘲笑,並熱忱地把這一發明歸功於不該領功的人頭上。

6年後,為了能把煤運往煉爐和棉花加工廠,英國人喬治·斯蒂文森制造了著名的“移動式發動機”。他的發明不僅使煤價下跌70%,還使得曼徹斯特與利物浦之間第一條客運線路的開通成為可能。終於,人們能夠以聞所未聞的每小時約24千米的高速,從一個城市飛奔向另一個城市。幾十年過後,火車速度被提高到每小時約32千米。今天,任何一部性能良好的福特小汽車(19世紀80年代的戴勒姆及內瓦莎小型車的直系後裔)都要比早期的那些“冒煙小船”棒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