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的“盜墓筆記”

我其實很不喜歡名片上印很多頭銜的人,尤其是還有些人會弄出個三折頁名片。

其實在你那麽多頭銜裏,人們真正會記住的,最多也就是一兩個而已。

記住你的哪個頭銜,取決於你做過哪件事,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故事的主人公。

1

喬治R.R.馬丁的《冰與火之歌》書中(或《權力的遊戲》劇中),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有些人名字前的頭銜特別長。

比如龍母,每次她出場前,都需要報一長串頭銜:“風暴中降生的丹尼莉絲、不焚者、彌林的女王、安達爾人、洛伊拿人以及先民的女王、七國統治者暨全境守護者、多斯拉克海的卡麗熙、奴隸解放者、龍之母……”

沒有一定的肺活量,還真的別嘗試完整介紹她。

而在民國的那段歷史裏,其實很多人的名字前都有很多頭銜,比如蔣介石,“總司令”“委員長”“主席”等頭銜也是一大堆,不過這些頭銜都是一脈相承的。

在那個年代,恐怕未必有一個人的頭銜有孫殿英那麽多,那麽雜。他分屬過那麽多的勢力,頭銜來回切換,讓人目不暇接:

孫殿英

第五師師長(張宗昌給的)、第十二軍軍長(國民黨給的)、第十四師師長(張學良給的)、察北保安司令(宋哲元給的)、安徽省主席(閻錫山給的)、新五軍軍長(蔣介石給的,抗日戰爭時期)、二十四集團軍副總司令(汪精衛給的,偽軍)、新編第四路軍軍長(蔣介石給的,解放戰爭時期)。

但“經歷豐富”的孫殿英有那麽多的頭銜,都不如一個頭銜給人印象深刻。而這個頭銜,對孫殿英的一生起到了蓋棺論定的作用:

盜墓者。

2

時間直接定格到1928年。

那一年,孫殿英宣誓效忠的,是直魯聯軍的軍閥張宗昌。那一年的5月,在蔣介石、馮玉祥和閻錫山聯軍的打擊下,直魯聯軍全線潰敗。孫殿英帶著部隊退到薊縣和遵化一帶,再也扛不下去了,於是就投降了蔣介石。

軍閥混戰時期,只要你有人有槍,就有了自保的本錢——因為大家都需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吃敗仗沒關系,自然會有人把你收編。

蔣介石也不例外,他收編了孫殿英的部隊,並給了他一個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的頭銜。

1928年6月,負責剿匪的孫殿英率領部隊駐紮在了薊縣的馬伸橋附近,這個地方四周沒什麽特別之處,就是離一個地方很近——清朝的東陵。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約30公裏的地方,占地80平方千米。這座陵園從清朝順治皇帝時開始修建,一共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後、136位嬪妃、3位阿哥、兩位公主,一共161人,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的帝王陵墓建築群。

這時候,孫殿英得到了一個消息:附近一支原來被奉軍收編的土匪隊伍,在一個叫馬福田的人的帶領下,準備進東陵盜墓。

堂堂清朝皇家陵墓,居然沒人守衛?

其實原來是有的。當年清室讓位時,東陵不僅設有護陵大臣,還有八旗兵、綠營兵駐陵守護。但隨著局勢一年亂過一年,清室對自己老祖宗陵墓的掌控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到1928年時,整個護陵的體系,從行政人員到軍隊,都已經名存實亡。一些盜陵和倒賣財物的行為,也是時有發生。

幾乎無人看護的東陵,讓馬福田這支土匪隊伍動了貪念。

但馬福田沒想到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3

孫殿英其實早就對東陵有想法了,而馬福田正好給了他一個機會。

得知馬福田企圖盜墓的消息之後,孫殿英當即派出了一個團,輕而易舉地擊潰了馬福田的土匪隊伍。然後孫殿英乘勢宣布東陵三十裏範圍內戒嚴,以軍事演習為名,趕走了所有殘存的守陵人員,全面封鎖東陵。

孫殿英雖然也是土匪出身,但他畢竟一路混過來,經驗非一般土匪能比。這時候,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他派自己的師長譚溫江趕到100多公裏外的北平。去北平有兩個目的:一是拜會自己的上司——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先探探風頭,畢竟封鎖東陵,外面已經開始有人議論了——打探下來,風平浪靜;二是拜訪了一些大清遺老和當年的太監,打探清朝的一些喪葬禮制,以及東陵的構造。

第二件事,他通知了遵化縣的知事,說他的部隊不會就地籌糧、侵擾百姓,而是會到其他地方去運糧,所以請遵化縣準備30輛騾馬車。

第三件事,他經過周密地盤查之後,決定向兩座陵墓動手:一座是慈禧太後的陵墓——老佛爺喜歡各種奢侈的物件,肯定不會空手而歸;一座是乾隆皇帝的陵墓——他是大清鼎盛時期的皇帝,陪葬寶物肯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