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他“承包”了一屆奧運會!

洛杉磯奧運會,絕對不只是值得中國人銘記的一屆奧運會,它在整個奧運會歷史上,都稱得上一屆裏程碑式的奧運會。從某種意義上說,說這屆奧運會挽救了奧林匹克運動也不為過。

而這一切,可以說,都只是因為一個人。

1

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之前,有一個觀點曾得到不少人的認同:在20世紀結束之前,“奧運會”這個東西,肯定就消亡了。

這樣的說法,在當時並非危言聳聽。

從政治意義上說,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發生了以色列人質被劫持並被殺害的血腥事件;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大批非洲國家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全世界差不多五分之二的國家沒有參加。

從經濟意義上說,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虧空6億美元;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虧空10億美元以上,並貢獻專有名詞“蒙特利爾陷阱”;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沒有公布盈虧數據,但估算投入為史無前例的90億美元,肯定是巨額虧空。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會徽

一個運動會,辦了既有政治風險,又要賠大錢,誰還願意辦?

在這樣的背景下,1978年的國際奧委會上,提出申辦1984年奧運會的城市,居然只有一家,沒有任何競爭對手。

這個城市,就是美國的洛杉磯。

蒙特利爾奧林匹克運動場,是“蒙特利爾陷阱”的見證之一。當時造價高達5億美元。當然,這座體育場即便用現在的眼光來看,仍不過時

2

但洛杉磯奧組委接下這個“燙手山芋”後,傻眼了。

為什麽?因為不知道拿什麽來辦。

就在洛杉磯獲得1984年奧運會主辦權之後,洛杉磯爆發了大規模的市民遊行,遊行的訴求只有一個:不允許動用納稅人的哪怕一分錢,來填奧運會這個“無底洞”。

於是,加州政府在1978年11月通過一項法律:不允許動用公共資金來舉辦奧運會。

按照以往慣例,舉辦奧運會的資金,主要來自四個方面:第一,政府財政支持;第二,發行彩票;第三,慈善募捐;第四,商業贊助。

政府財政支持這條路已經被堵死了。

彩票呢?洛杉磯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加州法律不允許發行彩票。

捐款呢?美國慈善機構不允許奧組委和慈善機構來爭搶捐款。

那麽,就只剩下第四點商業贊助了。但從歷屆奧運會舉辦來看,商業贊助只是杯水車薪,主要還是靠主辦國的財政撥款。

美國奧委會傻眼了,國際奧委會也傻眼了:難道這屆奧運會要夭折?

無奈之下,國際奧組委被迫同意:洛杉磯奧運會可以和私營企業結合舉辦。

但就算同意,哪有這麽好辦?

美國奧委會最終決定面向全社會,招聘一位洛杉磯奧組委主席,來帶領組織完成這屆奧運會。

說是“奧組委主席”,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個“背鍋俠”。

美國奧委會當時給出了招聘條件:這個人的年齡要在40歲至50歲之間,在洛杉磯地區生活過,愛好體育,具有從經濟管理到國際事務等多方面的經驗。

真的是有幾千人來報名應聘,因為盡管充滿挑戰,但“洛杉磯奧組委主席”畢竟還是一個誘人的頭銜,而領銜舉辦一屆奧運會,是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有的經歷。

經過層層篩選,美國奧委會最終選出了一個人選,這個人讓美國新聞媒體大吃一驚——以前從來沒聽說過這個人啊!

這個人的名字,叫彼得·尤伯羅斯。

3

彼得·尤伯羅斯

1979年,尤伯羅斯成為洛杉磯奧組委主席的時候,只有42歲。

尤伯羅斯1937年出生於伊利諾伊州,曾經參加過奧運會水球比賽的預賽(這也是成為奧組委主席的一個條件:必須有體育運動背景,並喜歡體育)。大學畢業後,尤伯羅斯一直在運輸和旅遊服務業發展,當時他創辦的旅遊公司,已經做到了北美第二的位置。所以,如果是經濟上的回報,“洛杉磯奧組委主席”這個職位對尤伯羅斯的吸引力並不大,甚至還有風險。

當獵頭公司找到尤伯羅斯的時候,他一開始也不是很樂意競選這個奧組委主席的位置,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自己曾親手投票,反對奧運會動用公共資金。

但是,他作為一個商人,在出於興趣研究了歷屆奧運會之後得出了一個觀點:除了政治利益,奧運會如果不能獲得經濟利益,那簡直是荒謬的。

所以,除了一份人生經歷外,尤伯羅斯更希望進行一次冒險: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對的。

但剛一上任,尤伯羅斯就遭遇當頭一棒。尤伯羅斯一天早上去上班——組委會在洛杉磯一幢寫字樓租的一間小辦公室——卻和他的同事們一起被鎖在了門外。原來,房東聽說這間房間租給的是洛杉磯奧組委,立刻就反悔了,哪怕尤伯羅斯提出先付一年的房租,房東都堅決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