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節雖繁,必不可少

故宮前的中山公園有一座“習禮亭”,亭子很小,卻是赤紅色亭身、雕龍琉璃黃瓦,十分惹人眼球。這亭子便是朝貢體系的遺物,是當年貢使入宮覲見皇帝前學習天朝禮節之地。

朝貢禮儀煩瑣,虛禮甚多。禮多,是因為朝廷重視。中華帝國將“禮”上升到國際交往行為準則的高度,目的有二:一來維護自身中央大國的地位。其中核心是營造和維護皇帝至高無上的形象與地位。二來通過禮節強調朝貢關系,強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中華帝國對於朝貢體系中的禮儀高度重視、絕不馬虎。明朝官員初次接觸到葡萄牙人時,“以其人不知禮,令於光孝寺習儀三日,而後引見”。清康熙年間,朝廷以俄羅斯使臣“不知禮”,將之驅逐出境。不遵守中國的禮節,其他一切免談。

中國與周邊國家的朝貢往來中,最重要的為冊封與朝貢之禮。還是以琉球國為例,說說其中的煩瑣內容。

藩屬國君主的更替,需要中國王朝的核準。老君主去世,需要稟告中國,中國再頒發詔書冊封新的君主。新君主在得到正式冊封前,不能稱王,暫稱“世子”。清朝,琉球老君主去世後,世子服喪期滿都會遣使赴中國請求冊封。只要不是弑君自立或者臭名昭著或者對中國態度傲慢、不遵守藩屬禮節的,中國政府都會承認,頒布冊封的詔書。

接到琉球世子的請求後,清朝會派遣冊封正、副使各一人(一般由給事中擔任正使,行人任副使)前往琉球。冊封使一行從北京出發,首先到達福建待命,等待冊封使用的“禦冠船”的竣工和物資的齊備,同時也尋找適當的氣候條件。中國古代船隊的遠航能力有限,季風在中琉兩國的航運中就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中國船隊之所以不沿著緯度從浙江東行到琉球,而是南下福州再走海路折向東北方向,就是要利用夏季的南風漂行到琉球。返程則需要等待秋冬季的北風。這一等通常要一年有余甚至更長。隨後,福建官員即在福州城南門舉行餞行儀式,既拜天又有祭典。一切準備妥當後,使團一行五百余人揚帆出海,向琉球進發了。使團從福州出海,經花瓶、彭佳、釣魚各島北側,從赤尾嶼到達姑米山,就算進入琉球國境內了。航行時間長短不同,視天氣情況而定,一般需要十數日。

登陸後,正副使手拿詔敕,前往“迎恩亭”;琉球三品以上文武官員數十人要等在迎恩亭拜迎。正使將詔敕放在龍亭(裝有冊封詔書等文書的轎子)中,眾官行五拜三叩之禮。禮畢,一行人恭送冊封使團前往距港口約五裏、準備停當的“天使館”歇息。天使館專門為接待中國冊封使而設:內設負責館內諸事的館務司、管理館內用品的承應司、負責肉食供應的掌牲司、負責與冊封使隨從們貿易的評價司、供應食物的供應司、負責安排宴席的理宴司和處理文書工作的書簡司,稱為支應七司。每司有紅帕秀才一人,雜役多人。

二十余日之後,琉球世子、大臣陪同使團一行前往先王廟諭祭先君,宣讀祭文,然後將祭文副本投入惜字爐焚燒。琉球君臣行三跪九叩之禮,諭祭之禮乃成。

諭祭之後,擇吉日舉行冊封之儀。冊封儀式在王城首裏城的正殿前舉行。當日,天使館通往首裏城的路上,彩旗飄揚;冊封使攜帶著龍亭和放置賞賜五品的彩亭前往首裏城。首裏城的大門撤下平日的“首裏”二字匾,懸掛“守禮之邦”的牌匾;琉球世子要在大門口跪迎天使。

冊封使直入王宮,將龍亭置於闕庭之上。禮樂齊鳴,世子登上闕庭,焚香伏拜,隨即下台與群臣對著龍庭行三跪九叩之禮,稱為拜詔禮。禮成,宣讀官宣讀冊封詔書,君臣人等伏聽。宣讀完畢,世子再行三跪九叩之禮,稱為謝封禮。接著,冊封使呈上中國皇帝的賞賜。琉球世子獲得郡王級別的賜品,包括郡王衣冠、皮服、彩幣等物。世子接過禮物,轉交三司官安放桌上,再三跪九叩,稱為謝賜禮。世子朗聲問道:“聖躬萬福乎?”冊封使答:“聖躬萬福!”琉球世子再次三跪九叩,稱為問安禮。隨後,世子接受冊封之詔,最後一次三跪九叩,稱為謝恩禮。場面肅穆。冊封儀式就此結束。有時,中國政府還有頒布給王妃的諭旨和賜品。王妃便在琉球王受封後,伏跪聽旨,三拜九叩,再由琉球王轉為收受賜物。從使團入住天使館起,冊封儀式為期一百余日。

一直到秋天,冊封使才揚帆返國。其間,使節遍訪琉球山河,考察文物制度,交識琉球通文墨者,留下了許多原始資料。琉球君臣對使團恭敬如故,琉球王每三天派遣大臣到天使館問候。使團在琉球逗留期間,琉球國王會設七次宴會款待,分別是迎風宴、事竣宴、中秋宴、重陽宴、冬至宴、餞別宴和登舟宴。宴會不是簡單的吃飯喝酒,都有樂隊、歌、舞、戲等助興。每次宴請使臣,琉球國王都饋贈重金。使團返國時,琉球國王通常還要率大臣跪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