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無間道(第2/4頁)

“沒,沒有啊。”富子說,他是真沒有。

“我也知道你沒有,可是他們不信啊。這世道,說你有,你就有,沒有也有。我勸你趕快逃命吧,否則公族們殺到,連辯解的機會都不會給你。”

“這,這,我打探打探。”富子半信半疑,急忙派家人出去打探。

不一會,家人們慌慌張張回來,說是公族們都在厲兵秣馬,說要來滅了富子全家。

現在,富子不能不信了。他見過滅門是什麽樣子,當初武公率軍打破翼城的時候,就滅過好幾家的門,那是進門就殺,根本不跟你講理。他也考慮是不是請獻公保護,可是他是個聰明人,他想到了這可能本身就是獻公的陷阱,去投奔獻公,說不定死得更慘。

“唉。”富子嘆了一口氣,讓家人草草收拾家當,狼狽出逃,投奔周朝的偉大首都洛邑去了。

後來,富子以名為姓,改名為富辰,做了周王的大臣,以遠見和直諫聞名,富辰也是富姓的始祖。

公族們殺到富子家中,卻撲了一個空。富子全家都已經逃走,只有一個人沒有走,誰?士蒍。

士蒍為什麽沒有走?他留在這裏不就等於告訴大家是他放走了富子嗎?正是,士蒍就要這個效果。

“你放走了富子?”公族們咬牙切齒,他們太恨富子了,所以同樣也恨放走富子的人。

“是,是我放的。”士蒍很鎮定,一點也不害怕。

“你放走了他,不怕我們殺了你?”

“怕。”

“既然怕,為什麽還要放走他?”

“可是,我更怕天下人說我不夠朋友,不講義氣。”士蒍說得大義凜然,倒把大家給說愣了。地球人都知道士蒍和富子是好朋友,為了救好朋友而視死如歸,這是多麽高尚的情操啊。

大家都有點慚愧,自己是兄弟相殘,人家卻能為朋友挺身而出,這境界真是差得太遠。

結果是,公族們放過了士蒍,並且因此也放過了富子,原本準備追殺富子的人放棄了最初的打算。

士蒍真的是因為講義氣才放走了富子?

寧可相信叛徒,也不要相信臥底。

士蒍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首先是要阻止公子們追殺富子。這倒不是他不想富子死,他是不想讓公子們與富子碰面。這就像房地產中介,一定要阻止買家和賣家碰面,否則人家一交流,自己那點算盤就都暴露了。假如給富子和公子們碰上面了,保不準三說兩說就說出疑心來了。萬一露餡了,那死的就不是富子,而是士蒍了。

除了這個擔心之外,士蒍還要借這件事提升自己“講義氣”的形象,為下一步作鋪墊。

多麽出色的臥底啊。

【一箭雙雕計】

士蒍用離間計趕走了富子,獻公非常高興,不過他對士蒍說:“對不起,雖說你立了功,但是在大事完全成功之前,我不會獎賞你。”

士蒍並不失望,這在他的意料之中。

對外,晉獻公聲稱沒收窮子的封邑純屬富子在搞鬼,富子被趕走是罪有應得,窮子的封邑依然屬於窮子。

沒有了富子,公族們雖然還沒有到群龍無首的地步,但是少了主心骨是顯而易見的。除了坐地泡,公族們想不出新的花樣了。

可是,他們還是很團結,還是很倔強,還是很難對付。

作為臥底,士蒍是很出色的。他不動聲色,他一直在觀察,他絕不會打草驚蛇。一句話,他在等待新的時機。

由於在放走富子的事情上表現出色,公族們更加喜歡他,更加佩服他,也更加信任他了。在公族們當中,他的話越來越有分量。

沒有多久,士蒍發現了時機。

公族們常常在私下抱怨沒有得到公族應有的利益,他們最常舉的例子是遊大夫。遊大夫原本是晉侯緡的大臣,後來做了曲沃武公的臥底,策應武公攻破翼城。因此,遊大夫受到武公的厚待,得到了聚這個小城作為封邑。

“姓遊的不過是個外姓,都給他這麽好的封邑。我們還是公族,反而不如他,真是沒有天理了。”公族們常常這樣抱怨。對遊家,他們充滿敵意。

“就是就是。”每次,士蒍都這樣附和他們,而在他的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轉眼,兩年過去,到了晉獻公八年(前670年)。

這一年,遊大夫死了,封邑就由他的兩個兒子繼承。

說實話,獻公一向對遊大夫很不滿,早就想收回聚城,苦於沒有什麽借口。如今遊大夫死了,獻公又想起這個事情了,於是找來士蒍商量。

“主公,你不找我,我也要來找你呢。如今我有一條妙計,不僅一箭雙雕,而且一勞永逸。”士蒍早已經胸有成竹,將自己的計劃向獻公一說,獻公當時就笑了。

公族們從士蒍那裏得到絕密內幕:獻公對遊家很不滿,但是苦於找不到滅他們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