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吳國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蔔算子(宋·王觀)

按照《史記》的體例,帝王為“本紀”,諸侯為“世家”。

而“世家”排第一位的不是輩分最高的姜太公建立的齊國,也不是地位最高的周公創立的魯國,也不是爵位最高的商人後裔創立的宋國,而是吳國。為什麽?司馬遷的姥姥是吳國人?

答案錯誤。

真正的原因是:周朝原本應該是吳國的。

【離家出走的男人】

商朝末年,周國國君是古公亶(音沾)父。周國在古公亶父的時候已經是西部實力最強的國家了,因此商王任命古公亶父為周公。古公亶父有三個嫡子,大兒子叫太伯(又作泰伯),二兒子叫仲雍,又叫吳仲,小兒子叫季歷。

按照周的宗法制度,太伯是君位的繼承人。可是,有一個問題擺在面前:太伯沒有兒子。那麽太伯之後,誰來繼位?從前還沒有遇上過這樣的事情。

小兒子季歷的嫡長子叫做姬昌,聰明能幹,用《史記》的說法叫“有聖瑞”。古公亶父於是有個想法:太伯之後,姬昌繼位。

可是,問題又來了。如果姬昌繼位,他父親季歷怎麽辦?那麽,是不是季歷先繼位?

可是,問題又來了。如果季歷繼位,他哥哥仲雍怎麽擺?按理,仲雍排在季歷的前面。那麽,仲雍繼位之後再傳給季歷,季歷再傳給姬昌?

可是,問題又來了,仲雍有兒子,那麽仲雍之後就應該傳給兒子,而不是弟弟。

那麽,幹脆廢了太伯和仲雍,直接讓季歷繼位?可是這也不行,一來這是破壞規矩,二來,太伯和仲雍本身也很賢能,沒有理由廢他們。

古公亶父為了這個問題,想得腦仁都痛,也沒有想出什麽好辦法來。

父親愁眉苦臉、心緒不寧,太伯和仲雍都看在眼裏,怎麽辦?太伯和仲雍於是去找父親,提出願意讓弟弟接任國君,可是古公亶父沒有同意,他知道兩個兒子都很孝順,不想讓他們受委屈。

盡管拒絕了太伯和仲雍的請求,古公亶父心結未去,依然情緒不佳。不多久,古公亶父病倒了。

“兄弟,機會來了。”太伯對仲雍說。

“什麽機會?大哥,你可不要亂來啊。”仲雍擔心哥哥要對父親不利。

“兄弟,你想到哪裏去了?”太伯瞪了弟弟一眼,有些不滿意:“我說的機會是咱們兩人可以借口去衡山為父親采藥,趁機出走,那麽,國君的位置自然就留給季歷了。”

“原來如此。”仲雍恍然大悟。

於是,兄弟二人去見父親,說是傳說中南嶽衡山有仙草包治百病,兩人想去采藥,為父親治病。

古公亶父其實猜到了兩個兒子的意圖,不過他沒有阻攔,他覺得這樣也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於是,太伯和仲雍離開了家鄉,一路東行,來到衡山。那時的南嶽衡山是哪裏?不是現在的湖南衡山,而是現在安徽霍山縣境內的天柱山,那時叫做衡山。直到漢朝,南嶽衡山都是這裏。

兄弟兩個曉行夜宿,一路奔波,終於到了衡山,那時候這裏都是荒山野嶺,人跡罕至。太伯和仲雍於是繼續向東走,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天,終於再次見到了平原。

越向東走,江河湖泊就越多。這一天,兄弟倆來到了現在的江蘇無錫一帶。

江南水鄉,這裏就是傳說中的江南水鄉了。

那麽,那時的江南水鄉是怎樣的呢?

【脫掉衣服的男人】

且看歷史記載。

《論衡》:吳為裸國,斷發文身。

《列子》:南國之人,祝發而裸。

《孔叢子》中孔子曰:夫吳越之俗,男女無別,同川而浴。

那時的江南,還是荒蠻之地。男女相悅,出於天然,純潔率真,與淫蕩毫不相幹。

這裏的人都是裸體,男女都是裸體,頂多在腰間系上些樹葉。天熱的時候裸體可以,天冷的時候呢?找一塊獸皮一裹,腰間系一根草繩。此外,沒有城堡,甚至沒有像樣的房子,所有的房子都是草房,風來欲倒那種。人民散居,沒有國家部族的概念。

沒有人戴帽子,前面的頭發被剪短,在前額留下劉海。後面的頭發盤起來,做成發髻,用一個棍子固定住。或者用草繩綁住頭發,讓頭發披到腦後。

文身,無論男女,身上都刺著很多花樣。

用《左傳》的話說:斷發文身,裸以為飾。

“野蠻啊。”兄弟兩個感嘆。好在,野蠻人還算友好,還算大方,兄弟兩個受到尊敬。語言雖說不通,比劃比劃也還能交流。時間長了,溝通都不是問題。

感嘆歸感嘆,兄弟兩個決定住下來,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