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 欺軟怕硬的盟主(第3/4頁)

對於子產,所有人都很尊重,包括晉國人。也就是子產,敢在這個時候打斷重申盟約的進程。

“啊,是子產,有什麽意見?請說。”叔向和韓起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後很客氣地說。他和子產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我聽說諸侯當年給周王的貢賦,是按照爵位的高低來的,爵位越高,貢賦越多。晉國是盟主,我們應該進貢,但是進貢也該講個公道。我們鄭國不過是伯爵,如今卻要我們跟齊魯宋衛這樣的公爵侯爵國家一樣水平,這太不公道。還有,天下太平了,應該少點軍事行動。每次軍事行動,我們都要額外進貢,幾乎每個月都有,而且沒有限度。今天我們重申盟約,就是為了保全小國。如果小國對大國的貢賦沒有止境的話,我們小國就沒有活路了。所以,決定我們小國生存還是滅亡,就在這次盟會了。”子產話說完,現場一片嘩然。

跟盟主討價還價,找死!

和子產同來的鄭國大夫遊吉嚇得面如土色。

“不行,你們鄭國不能搞特殊化。”韓起斷然拒絕。

“韓元帥,記得當初晉文公稱霸,靠的是信用。而如今貴國更加依賴強權,蠻不講理,恐怕難以服眾。”子產面不改色,硬頂了回去。

韓起有些惱火,可是又不便發火,於是問叔向:“你怎麽看?”

“大家怎麽看?”叔向也不好駁斥子產,於是問大家。

“鄭國比我們還大,他們要減,我們也要減。”衛國的北宮喜搶先發言,他早就想說這樣的話,可是一直沒有膽量,如今算是借著子產的話頭,提了出來。

“不行,都不能減。要減,大家都減。”國弱接口了,齊國人就這樣,唯恐天下不亂。

一時之間,所有諸侯國中,要麽反對鄭國減少貢賦,要麽要求一塊減,總之,沒人同情鄭國。

等到大家都說了一遍,子產站了起來,擺了擺手,又說話了:“各位,你們不要跟鄭國比,因為你們沒法比。想想看,我們北面是晉國,南面是楚國,根據世界和平協議,咱們兩邊都要朝拜。你們不挨著楚國,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可是我們鄭國是不能不去,也就是說,你們只給晉國進貢就行,可是我們還要給楚國準備一份。各位,摸摸良心,誰敢說比我們困難的?”

子產一番話,說得大家一時間無言。不過,在座的都是職業外交家,沒理也要攪三分。所以沒沉默多久,有人說話了。

“哎,子產,話不能這麽說,晉國和楚國,一碼是一碼,誰還沒有點兒窮親戚啊?”國弱陰陽怪氣地說道。他倒不是成心要和鄭國作對,他就是想讓晉國難看。

“是啊,我們衛國是承辦盟會最多的國家,哪一次沒有額外開銷啊?就說這次,我們幾乎把國庫都掏空了,找誰講理去?大家看我現在這樣子,我哪裏還是北宮喜,我都恨不得改名叫北宮愁了。”北宮喜哭喪著臉說,趁這機會倒苦水。

一時間,大家都搶著發言,哭窮的哭窮,叫苦的叫苦,吵成了一團,把個盟會弄成了訴苦大會。

唯一一個沒有發言的是宋國的華定,不是他不想發言,是他覺得這樣很沒面子,好像是在求晉國人的恩賜一樣。

爭吵就這麽一直進行下去,偶爾,韓起或者叔向插句話。

吃過了中午飯,下午繼續爭吵,一吵就是一個下午。眼看大家吵得嗓子都啞了,又到了晚飯的時間。

韓起一看,不能再這樣了,否則重申盟約的事情非泡湯了不可。

“各位各位,肅靜肅靜。”韓起擺擺手,要大家停止爭吵。

沒人理他,繼續爭吵。

“靜一靜!靜一靜!”韓起大聲喊了起來,人們這才停了下來。

韓起用銳利的目光掃視著大家,直到大家都老老實實坐著,不再準備出聲之後,韓起才清了清嗓子,開始說話。

“各位,再這樣下去,這盟會就甭開了,盟約也就別重申了。世上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公平,啊,所以,大家聽好了,關於子產提出來的問題,我現在作個決定。決定一經作出,誰也不要再說了,再說,就請離開。”韓起話說得很嚴厲,又掃視了大家一遍,再次清了清嗓子,說道:“我們經過斟酌和統籌考慮,覺得子產所提出來的意見有道理,所以我決定,鄭國的貢賦減少一半,啊,其余國家維持不變。好了,下一個步驟,盟誓。”

韓起說完,第一個站起身來,其他人盡管非常不滿,沒有辦法,也只好跟著站起來,準備重申盟約的儀式。

子產出了一口氣,卻沒有露出笑容來。

重溫盟約的儀式草草進行,草草收場。隨後,大家都沒有心情留下來,衛國人則很急迫地要送客,於是,各國使者匆匆離去,晉國軍隊也撤回了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