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偷襲專家(第2/4頁)

這個時候,中行吳在旁邊說話了。

“酒如淮水浪滔滔,肉如恒山層層高;晉君若勝此投壺,必做天下之盟主。”中行吳念念有詞,算是為晉昭公許了個願。

晉昭公打起精神,一箭投出,準準命中。

“噓——”晉昭公長出了一口氣,然後來看齊景公的表現。

齊景公也活動了活動膀子,拿起箭來,也說了幾句話:“酒如澠水浪滾滾,肉如泰山聳入雲;我若投壺得命中,嘿嘿,代替晉君為盟主。”

說完,齊景公出手,那支箭是穿心而入。

“哈哈哈哈……”齊景公高興,笑了起來。

齊國人都很高興,而晉國人的臉色變得很難看。

“元帥,你剛才說得不對啊。我們本來就是盟主啊,跟投壺有什麽關系?你看見沒有,齊國人瞧不起我們了,估計回去之後再也不會來了。”晉國大夫伯瑕在一旁輕聲對中行吳說。有道理嗎?當然有道理。

中行吳也知道自己剛才的話有問題,可是這個當口,打死也不會承認啊。所以,他瞪了伯瑕一眼,大聲回答:“我們晉國精兵強將,天下無敵,齊國人敢怎麽樣?”

說到這裏,中行吳特地看了齊景公一眼。

中行吳的話一出來,比賽現場立即鴉雀無聲,氣氛非常緊張。

晉昭公手中拿著第二支箭,這個時候也不知道是該投還是不該投。而齊國人都有些害怕,齊景公也不知道這再比賽下去是該贏還是該輸。

就在大家都手足無措的時候,齊國大夫公孫傁(音叟)快步上來,對齊景公說:“主公,天色已晚,兩位國君都有些疲勞了,咱們還是讓晉君休息吧。”

齊景公一看,連忙借坡下驢,趁機告辭。晉昭公也算得了個台階,趕緊送客。

於是,一場由娛樂引發的比賽最終被化解於無形。

在這次外事活動中,中行吳的表現令人失望。

【奇怪的思維方式】

外事活動不行,中行吳決定在軍事活動中找回一點面子。

在晉國北面有一個狄人國家叫做鮮虞,鮮虞是個大國,統治著一些狄人小國,晉國對這些國家一直垂涎三尺,早就想吞並他們。

中行吳決定作一次歷史重現,什麽歷史重現?假途伐虢。

中行吳派人前往鮮虞,送上禮物,提出借路的要求,為什麽借路?因為要跟齊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其實,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聯合軍事演習這回事。

鮮虞駐晉國的地下辦事處送回的線報是齊國國君剛剛來過晉國訪問,達成聯合軍演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鮮虞人立即答應了晉國人借路的請求,並且通知沿途各國提供方便。

中行吳率領著晉國上軍向東北方向進發,首先來到了鼓國。鼓國人民哪裏聽說過假途伐虢的故事,傻乎乎地還在看熱鬧。中行吳也沒客氣,經過鼓國首都昔陽(今河北晉縣)的時候,突然進城,鼓國國君還在睡午覺就被生擒活拿。

緊接著,晉軍挺進肥國,肥國人民同樣傻乎乎,結果肥國國君以同樣的方式被俘。

輕輕松松,中行吳一舉滅掉了兩個國家。

中行吳帶著兩個國家的國君回到了晉國。

晉國舉國轟動,這是晉國近年來的最大一場勝利了。

“哇噻!中行元帥真是先軫第二啊。”大家都來拍馬屁,拍得中行吳分不清東西南北了。

怎麽處置這兩個國君呢?怎麽處置這兩個國家呢?

“滅了鼓國。”大家都是這個意思。

可是,中行吳有自己的意見。

“鼓國不應該滅掉,否則天下諸侯以為我們只能靠偷襲才能打勝仗。不如讓他們投靠我們,然後放了鼓國國君。這樣,我們既得到了鼓國,又顯示了我們的大國風度。”中行吳這麽說,聽起來也有道理。

“這,好吧。”大家同意,畢竟這都是中行吳的功勞,該他說了算。

鼓國既然不滅,那麽肥國也就應該同樣處置了。

可是,中行吳又不同意了。

“哎,肥國要滅掉,否則咱們豈不是白出去一趟,勞而無功,今後誰還怕咱們?”中行吳又這麽說,聽起來也有道理。

同樣兩個北狄小國,一個滅一個不滅,大家都覺得中行吳的思維有點古怪。

“那為什麽滅肥國不滅鼓國呢?”韓起問。

“那為什麽滅鼓國不滅肥國呢?”中行吳反問。

韓起沒話說了,他真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最終,按照中行吳的辦法,滅了肥國,保留了鼓國。

【不許投降】

中行吳現在是晉國公認的當代第一名將了。

不過,有些人不服他,說他只會玩偷襲。

“奶奶的,說我只會玩偷襲?”中行吳很氣憤,於是當年就率領上軍討伐鮮虞。結果發現,好像自己正面作戰確實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