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過昭關(第2/5頁)

無巧不成書,派去調查的人恰好在這裏碰上了晉國來的人。一盤問,晉國人吞吞吐吐,慌裏慌張。於是,派去調查的人也不調查了,直接把晉國人捉拿了回來。一審問,什麽都招了。

“狗日的楚國人,太沒良心了。”鄭定公憤怒了。

遊吉也憤怒了,立即召請太子建前來會晤。

後面的事情可以想象了。

“太子建,我們鄭國對你這麽好,你竟然狗咬姜太公(那時還沒有呂澗賓,只好請姜太公代勞),不識好心人,不僅粗暴對待封邑裏的百姓,竟然還勾結晉國人從事顛覆活動,你的良心被狗吃了?”遊吉大怒,再也不像從前說話那麽客氣。

“我,這,誤會啊。”太子建到這個時候才知道伍子胥的話是對的,事到如今,也只好抵賴。

“帶證人。”遊吉下令,晉國人被押了上來。

這下,沒得抵賴了。

“我,我,我改還不行嗎?饒命啊。”到現在,求饒成了唯一的選擇。

鄭國人會給他這個機會嗎?鄭國人恨不得殺他四回。

【過昭關】

就在太子建被遊吉召走的時候,伍子胥已經嗅到了危險的信號。所以,太子建前腳出門,伍子胥帶著公孫勝後腳就上了車,一路向南狂奔。

去哪裏?楚國。

為什麽去楚國?因為要從這裏去吳國。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什麽原因?

遊吉殺了太子建,立即派人前去斬草除根,殺太子建的兒子公孫勝。可是他們發現,公孫勝早已經逃走。

“追!”遊吉下令,於是鄭國人向北、東、西三個方向追去,因為他們斷定公孫勝一定不敢也一定不會逃回楚國。

可是他們忘了,帶公孫勝跑的是伍子胥。

一直逃到了楚國境內,伍子胥才松了一口氣。這時候,他不敢再驅車南行,因為那樣目標太大。於是,帶著公孫勝棄車步行。

在楚國境內,伍子胥才得到太子建被殺的消息,他不禁為自己的果斷和明智叫好。不過他知道,鄭國人猜不到自己會去吳國,可是費無極一定能猜到,所以一路上必須要倍加小心。

伍子胥的判斷再一次正確,太子建被殺以及伍子胥和公孫勝失蹤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被楚國駐鄭國地下辦事處報告到了費無極那裏。

“趕快通知楚吳邊境,嚴加提防伍子胥和公孫勝過關逃往吳國。”費無極下令,命令又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楚吳邊境各個關口。

伍子胥帶著公孫勝,一路上是曉行夜宿,不敢走大道,專揀小路走。

這一天,過了巢地,來到了昭關(在今安徽省含山縣)。過了昭關,再渡過大江,就出了楚國了,而且前面就是吳國了。伍子胥知道,一路上都有楚軍盤查,到了這個關口,一定盤查得更嚴。於是伍子胥加了個小心,讓公孫勝先在一處隱蔽的所在等候,自己到關口看看形勢。

來到關口,只見楚軍戒備森嚴,關上貼著伍子胥的畫像,雖然不是十分像,也有六七分了。而官兵見到身材高大的青壯男子,都是不由分說直接拿下,然後仔細盤查。確認不是伍子胥的,當場釋放;稍有些嫌疑的,押到山下大寨繼續盤查。

伍子胥一看這樣的場景,倒吸一口涼氣,如此嚴密的盤查,要想過關是絕對沒有可能的。怎麽辦?伍子胥一面向回走,一面想。

伍子胥想要看看是否能夠繞道過去,可是四下裏探看了一回,發現都是崇山峻嶺,根本沒路不說,更且虎狼出沒。

沒辦法,伍子胥帶著公孫勝,找到一處偏僻的所在,找了一個山洞先躲起來再說。

隨後,一連幾天,伍子胥都湊近關口觀察,看看有沒有什麽可乘之機。可是,每一天他都失望而歸。

伍子胥很發愁,他知道,如果再耽延下去,遲早會暴露行蹤。

怎麽辦?伍子胥絞盡腦汁,卻終於無計可施。

愁啊。

第四天早上醒來,伍子胥就覺得嘴唇十分的痛,用手一摸,滿嘴的燎泡。

伍子胥見公孫勝還在熟睡,可是自己再怎麽也睡不著,於是出了山洞,來到溪邊洗把臉。

一把臉洗完,再要洗第二把的時候,伍子胥卻突然驚呆了。

他在溪水中看到了一張陌生的臉,這張臉上布滿了暗瘡,嘴唇上都是燎泡,眼有些發紅,頭發蓬亂,更可怕的是,蓬亂的頭發竟然是斑白到了幾乎全白。

“啊!”伍子胥驚叫一聲,這個又老又醜的人就是自己啊。

通常的說法是伍子胥一夜白頭,其實不然,一路逃亡都處於驚弓之鳥的狀態,因此一路上都在發愁,再加上此前在宋國和在鄭國為報仇發愁,伍子胥的白發是早就應該有了,只不過在昭關的三天愁得更厲害,白發急劇增多,而伍子胥一直沒有注意到,到第四天偶然發現,這才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