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要離刺慶忌(第3/4頁)

要離被葬在閶門外,今有要離墳。

【伯嚭的反思】

慶忌被殺,吳王闔閭的心腹大患已經除掉。這個時候,可以為伍子胥和伯嚭攻打楚國,報仇雪恨了吧?

沒有,闔閭根本就不提這件事情,似乎早已經忘記了。

伍子胥和伯嚭原本以為闔閭會主動提出來,可是左等右等等不到闔閭發話,伍子胥急了,拉著伯嚭去見闔閭。

“大王,慶忌已經除掉,從此可以安枕了吧?”伍子胥先用這句話過渡一下。

“啊,怎麽能安枕呢?我三叔一家被我滅門,從此斷子絕孫,我慚愧啊,怎麽能安枕呢?”闔閭說得若有所思,還帶著幾分慚愧。

“沒有啊,公子蓋余和公子燭庸還在楚國啊。”伍子胥覺得很奇怪,闔閭怎麽連這個也忘了。

“噢,是嗎?公子蓋余和公子燭庸還在楚國?”闔閭眨眨眼睛,似乎是才知道,或者才想起來。

之後,闔閭像是陷入了沉思。

伍子胥還要說話,伯嚭拉了他的衣襟一下,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於是,兩人又搭訕了幾句,告辭出來了。

“兄弟,你怎麽不讓我說了?”伍子胥問伯嚭。

“子胥,俗話說:話多了不甜,尿多了不鹹。這報仇的話說得太多,大王也會煩的。大王當然知道公子蓋余和公子燭庸還在楚國,故意自己不說而是讓我們說出來,意思很明顯啊,那就是想要報仇,先要除掉這兄弟兩個。”伯嚭察言觀色的能力很強,看出了吳王闔閭的意思。

“果然啊,兄弟,多虧你提醒啊。”伍子胥說著,忍不住看了伯嚭一眼,心說這兄弟不尋常,有他在,真是多了一個好幫手。

“子胥,你是報仇心切啊。”伯嚭的意思是,你其實也應該能看出來的。

“我怎麽能不報仇心切?想當初我們家從祖爺爺伍參開始就幫助楚莊王稱霸,後來我爺爺伍舉又受楚康王重用,我爹也是對楚平王忠心耿耿,全力輔佐太子建。可是,就這麽一個忠義之家,我爺爺伍舉就幾乎被殺,被迫逃亡晉國;我爹就沒有這麽好運,被楚平王所殺,連我哥哥也搭進去了。所以,我恨楚王,我恨楚國,這是一個不能容忍好人的國家,我要滅了他們。”伍子胥說著,又有些激動起來。

“伍兄說得也對,不過,小弟還有一點自己的看法,不知道子胥有沒有興趣聽一聽。”伯嚭沒有伍子胥那麽激動,語調很平靜地對伍子胥說。

“兄弟說,我聽聽。”

“說起來,我們家比你們家還要冤,我祖爺爺伯宗在晉國就是廣受稱贊的好人,可是怎樣?被人滅門;我爺爺伯州犁對楚國又是忠心耿耿,可是怎樣?又被人殺;到了我伯父,又是精忠報國,可是怎樣?還是被殺,連我爹也搭進去了。

我們家冤不冤?冤,比你家還冤。

可是,回頭想想,為什麽我們家在晉國被殺,在楚國也被殺呢?賴昏君?賴奸臣?可是別人怎麽就不被殺呢?我在想,到了我這輩,會不會在吳國也被殺?

我感覺,問題不是出在別人身上,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

所以,仇要報,自己也要反思,不能讓前人的悲劇再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我反思的第一個結論就是,別太死心眼,說話不要太直,反正國家也不是咱的;反思的第二個結論是,幹革命要跟對人,我爺爺的死就是因為沒有跟對人;反思的第三個結論就是,不要輕易相信別人,我伯父就是這麽死的。

子胥,我說的也許你不愛聽,可是,真就是這麽回事。”伯嚭說完,看著伍子胥。

伯嚭的一番話讓伍子胥吃了一驚,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人有這麽深的城府。可是,伯嚭的話句句都是真話,都是實話。

“兄弟,我知道你說的都是心裏話,也都有道理。可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我做不到。”伍子胥有點感動,但是心裏有點怪怪的味道,看著伯嚭似乎沒有從前那麽親近了。

吳王闔閭非常高興,因為伍子胥和伯嚭又來了,而且,這次他們絕口不談報仇的事情,卻說起了楚國人扶持公子蓋余和公子燭庸,在舒地(今安徽廬江縣)為他們修建城池,今後作為攻擊吳國的據點。

“大王,我們請纓率領吳軍討伐楚國,鏟除叛徒。”伍子胥請戰了。

吳王闔閭看了伯嚭一眼,笑了,他就知道伍子胥想不到這一點,一定是伯嚭的意見。

“好。”吳王闔閭任命伍子胥和伯嚭為主帥,率領吳軍討伐楚國的養地。

在舒地為兩位吳國公子築城的主意是囊瓦出的,當時子西(楚平王庶長子)就勸他說:“現在吳國總是打我們,沒事還找點事,而咱們總是打不過他們。如今你在舒地給兩個公子築城,那不是故意招惹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