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楚國淪陷(第2/4頁)

夫概一看,這位還挺能拽,算了,不跟他啰唆了。

雙方布陣,還是吳國快楚國慢。

夫概的部屬在吳國中軍,一共五千人。夫概這時候來到軍前,大聲說道:“兄弟們,有利於國家的事情,就不必等主帥下令了。今天,我們率先沖鋒,就算戰死,也能讓吳國戰勝楚國,跟我沖!”

五千吳軍,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五千紅了眼不要命的吳軍,發瘋一樣撲向了楚國中軍大帥的旗下。

本來就是膽戰心驚的楚軍害怕了,本來就痛恨囊瓦的士兵們決定不再為這個腐敗分子賣命了。

囊瓦的衛隊第一個崩潰,隨後是整個中軍。

“擂鼓!”吳王闔閭終於下令沖鋒了。

楚軍崩潰。

除了逃命,囊瓦已經沒有別的想法了。這個時候,他倒很清醒,他不敢向南逃,他知道逃回楚國的結果只能是死得更沒有面子。所以,他向北逃去,逃到了鄭國。而屎黃運氣不佳,被打成了黃屎;五成黑也沒有能夠逃脫,被打成了五成紅。

看上去,夫概首功,實際上,孫武的計劃是中路誘敵,兩翼包抄,聚殲楚軍。

楚軍的殘兵敗將一路奔逃,到了清發。後面,吳軍緊緊追趕。

“大王,古人打仗,不追逃啊。”伯嚭提出一個看法。

“孫先生,你看呢?”吳王闔閭問。

“我們是蠻夷,不講這個。”孫武說得毫不猶豫,《孫子兵法》裏可沒有什麽禮法。

前面是涢水(漢水支流),楚軍在岸邊集結。

“看你們往哪裏跑?準備攻擊!”吳王闔閭笑了,要將楚軍聚殲在涢水河畔。

“困獸猶鬥,況人乎?”(《左傳》)夫概又發表意見了,不過這一次他反對進攻。“如果人知道自己要死,一定會拼命,如今楚軍人數多於我們,如果他們拼命,我們恐怕就要失敗了。不如讓他們渡河,前面的過河就跑,後面的急著渡河,渡過一半的時候,我們發起攻擊,一定大勝。”

困獸猶鬥,這個成語由夫概發明,意思是野獸被逼到了絕路也會跟你拼命。

“嗯,對,《孫子兵法》說道:‘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就是這個意思,對吧?孫先生。”吳王闔閭現在對《孫子兵法》倒背如流,隨時應用。

孫武笑了。

果然,楚軍開始渡河。剛開始的時候,陣形還算整齊。之後不久,就開始亂了,等到渡過一半的時候,就已經沒有陣形了,人人都要搶著過河。

戰鼓響起,吳國人的戰鼓。

沖鋒。

馬的嘶叫聲,車的奔馳聲,士兵的喊殺聲,隨後是楚國士兵的慘叫聲。

已經渡河的楚軍回頭看對岸自己的兄弟們,不是被殺就是跳進河中,被滔滔江水沖走。

逃生的楚軍拼命奔逃了一陣,沒有看見吳軍追上來,於是開始埋鍋造飯。

飯剛熟,還沒有來得及吃,後面殺聲又起,夫概帶著吳軍精兵,追殺而來。

“快跑吧,吳國人來了。”楚軍哪裏還有心思吃飯,拔腿就跑。

吳國人也餓了,現成的飯。

吃飽了喝足了,吳國人繼續追擊。

可憐的楚國士兵,饑寒交迫,狼奔豕突。

就這樣,楚國人在前面跑,吳國人在後面追。

十一月二十八日,吳軍進抵郢都。

郢都城裏,楚昭王在一天前落荒而逃,公卿大夫能逃的都逃了。

“進城。”吳王闔閭下令,連攻城都免了。

從柏舉之戰到首都淪陷,僅僅十天時間,楚國的脆弱超乎想象。

那麽,這邊全線崩潰,首都淪陷。那一邊,包抄敵後的沈尹戌怎樣了?

沈尹戌率領本部從漢水上遊過江,一路包抄,已經到了息(今河南息縣),距離淮河口咫尺之遙。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得知囊瓦的楚軍主力大敗,吳軍勢如破竹,向郢都挺進。

“唉,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啊。”沈尹戌仰天長嘆,之後下令全軍南下,迅速回救郢都。

沈尹戌的部隊最終並沒有到達郢都,而是在今湖北京山縣境內遭遇吳軍,結果,楚軍戰敗,沈尹戌為國捐軀。

【報仇】

在吳軍進入郢都之前,孫武曾經提出建議。

“此次討伐楚國,進展之順利出乎意料。下一步,大王準備怎麽辦?”孫武問。他也沒有想到這樣快就打到了郢都。

“怎麽辦?兄弟們先進去爽一爽再說,哈哈哈哈……”吳王闔閭更是沒有想到楚國如此不堪一擊,真沒有想過今後怎麽辦。

“不可,希望大王約束軍隊,進城後不要擾民。與此同時,一邊追殺楚王,一邊迅速把公孫勝從吳國弄來,立他為楚王。這樣,楚國就可以在短期內安定下來。”

“啊?我們辛苦一場,為公孫勝打工了?”吳王闔閭有點吃驚,很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