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養馬嘗糞(第3/4頁)

而伯嚭與伍子胥出身不同,伯氏家族來自晉國,而且爺爺伯州犁是楚國太宰,在禮儀制度方面是楚國的權威。因此,伯嚭對中原禮儀不僅了解更多,也重視更多。夫差還在做太子的時候,兩人就經常談論中原的禮儀制度。

到夫差繼位,一門心思都在向越國報仇。現在征服了越國,夫差決心開始禮儀制度改革。而第一項,就是戴上帽子。

這個時候夫差提醒大家戴帽子,除了戴帽子本身之外,還有三層意思。第一,伯嚭是改革開放的設計師,今後大家聽他的,而不是聽伍子胥的;第二,咱們現在是文明人了,文明人要講信用;第三,越國人是蠻子,要讓蠻子看到他們跟文明人的區別。

這項舉措,簡稱為“戴帽子工程”。

【養馬】

勾踐在吳王夫差這裏得到了一份新工作:養馬。

居住條件不是太好;一間小屋,石頭砌成的。

家什也不是太好,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地上鋪著草,就這麽睡。

簡單說,現在勾踐的待遇是勞改犯的待遇。

每天勾踐夫婦和範蠡幹的活就是養馬,給馬喂草喂水,收拾馬廄,而且,隨時有人看管。至於吃的,都是宮裏的剩飯剩菜。

“唉,早知道,還不如當個農民伯伯,至少還有自由,還能自己弄幾頓飯吃。”勾踐常常在半夜對著星星暗自感慨,屋頂有幾個大窟窿,可以看見星星。

三個人住在一個小石屋裏,勉強能夠躺下,連給勾踐做愛的空間都不夠。當然,此情此景,也沒有心情做愛了。

這樣的生活,什麽時候是個頭呢?

轉眼,三個月過去。對於勾踐來說,這三個月比三十年還要漫長。

吳王夫差召見越國人,於是越國三人組來見。勾踐夫婦跪在夫差的面前,不敢擡頭,範蠡則站在他們的身後。

“範蠡,我聽說好女人不嫁到破敗的家庭,好男人不去破滅的國家做官。現在越國幾乎亡國了,你和勾踐淪為奴隸。我現在想赦免你的罪過,跟我幹吧。”夫差看上了範蠡,要他棄越從吳。

勾踐不敢擡頭,他看不到範蠡的臉色。不過他相信範蠡一定會答應夫差,換了是自己,一定會的。

“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語勇。”(《吳越春秋》)範蠡首先貢獻了“敗軍之將不敢言勇”這個成語,然後態度堅決地說:“我現在是罪有應得,多謝大王的恩德,不過我還是願意跟勾踐在一起服侍大王。”

出乎在場所有人的意料,範蠡拒絕了。

“既然這樣,你還住回你的小屋去吧。”吳王夫差略略有些惱火,心說這範蠡有點給臉不要臉了。

“多謝大王。”範蠡說。他並沒有失望。

時間真快,又一轉眼,三年過去了。

三個春夏秋冬,勾踐夫婦和範蠡就在小石屋裏度過。每天幹同樣的活,吃同樣的飯。冬天來了,把地上的草鋪厚一些;下雨的時候,用草蓋住屋頂的洞。

三年過去,三個人都成了養馬的高手。

三年時間,文種每隔三個月就派人到吳國來打探勾踐的消息,同時給伯嚭送來禮物和美女。

三年時間,吳王夫差似乎已經忘了自己這裏還有三個特殊的奴仆。

這一天,吳王夫差在後宮的高台上望向馬廄,看見三個人一絲不苟地喂馬,他們的動作很嫻熟,配合很流暢,而且相處得非常和諧。

“這幾個養馬的是什麽人?”夫差覺得很奇怪,問身邊的伯嚭。

“勾踐啊。”伯嚭回答。

“噢,是勾踐。看上去,改造得不錯了啊。”夫差說道,隨後感慨,“唉,人生有幾個三年啊,他們也不容易。”

“是啊,大王,他們已經從心裏服了。我看,放了他們算了。”伯嚭趁機提出建議,拿人家手軟,越國人的禮物源源不斷,自己都不太好意思了。

“好,赦免他們。”夫差同意了。

【希望破滅】

吳王夫差要赦免越國人的消息很快傳了出來。

有兩個人非常著急,一個是勾踐,另一個是伍子胥。

“範先生,我聽說吳王準備釋放我們了,可是,會不會只是心血來潮說說呢?”勾踐偷偷地問範蠡,他既期盼又緊張。

“一定會的,三年我們都熬過去了,怕什麽?”範蠡安慰他。

另一邊,伍子胥去找夫差了。

“大王,俗話說: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所以,我能向楚國報仇,大王能向越國報仇。如果放了勾踐,他就能向我們報仇啊。”伍子胥果然是來說這個的。

夫差原本還在猶豫是不是放勾踐,如今伍子胥來說這些,反而當即作了決定。

“照你這麽說,世上就沒有俘虜了。我聽說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稱霸,也沒聽說他們殺了哪個國家的君主啊。你別管了,我決定了。”夫差一點也不給伍子胥面子,他越來越覺得這個老家夥很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