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大火並(第3/4頁)

“真的不去?”

“真的不去。”

“那我們就搶了。”子良派來的人屬於缺心眼沒頭腦的,竟然展開強攻。於是,子良的隊伍就算跟國君的部隊幹上了。正在交手的時候,田家和鮑家的人馬也到了,他們的主意也是把齊景公弄過去,可是因為後到,就成了子良的隊伍攻打國君,田家鮑家的隊伍救援國君了。

所以,有的時候並不是先到先得那麽簡單的。

一通混戰,子良的隊伍被內外夾擊,抵擋不住,四散逃走了。

田家鮑家的隊伍一看,既然這樣,咱們也就別搶國君了,就聲稱是來保護國君的算了。就這樣,田鮑兩家的隊伍索性駐紮在公宮之外,雖然實際上也等於挾持,但是看上去就是保護。

“咱們該幫誰啊?幫田家鮑家怎麽樣?”晏嬰手下的人悄悄問。

“他們哪點值得我們幫助啊?”晏嬰反問。

“那,幫著子良子旗?”

“他們哪點比田家和鮑家強嗎?”

“那,咱們回家吧?”

“國君需要我們保護,怎麽能回家?”

手下有些愕然,晏嬰當初不為莊公死,難道要為景公死?為什麽晏嬰不肯回家呢?

首先,景公對他不錯,而莊公對他看不上眼;其次,晏嬰知道,現在很安全,不用擔心會死。

很快,齊景公派人召請晏嬰入宮。

“夥計,俗話說:不怕殺錯人,就怕站錯隊。想不到,今天我也要站隊了。兩邊這麽打,咱們該站在哪邊?”齊景公挺害怕,他急於站隊。

“不礙,這次不用站隊。”晏嬰的態度,誰都不幫。

“不行不行,還是要站個隊保險。依我看,田無宇比較實在,子良子旗不地道,竟然還派人來攻打我。這樣,我們站在田無宇這邊吧。”

齊景公決定幫助田鮑兩家,晏嬰沒有阻止,他知道,現在不適合發表看法。

在相持了一個半月之後,決戰開始了。

雙方在臨淄的稷門外展開決戰,齊景公公開支持田家和鮑家。

雙方兵力基本持平,戰鬥一開始勢均力敵。但是很快,子良和子旗的部隊崩潰了,原因很簡單,因為整個都城的老百姓都在為田家呐喊助威,很多人扛著武器加入了田家鮑家的陣營。緊接著,子良和子旗的隊伍在莊地和鹿門又遭到老百姓的追殺,人馬損失殆盡。

到了這個時候,子旗子良真是連反撲的能力都沒有了,怎麽辦?望了兩眼家園,第三眼都沒時間望,直接一路狂奔,逃往魯國去了。

齊國實力最強大的兩個家族,頃刻之間化為烏有。

【高風亮節】

子旗子良兩家崩潰,田家和鮑家乘勢將兩家的財產瓜分掉,並且準備瓜分兩家的封地。

齊景公無可奈何,不過也說不上後悔,如果子旗子良兩家勝了,也是這樣。

晏嬰看不過去,於是來找田無宇。

“老田,子旗子良兩家的財產必須上繳給公家。謙讓是德行的基礎,是上等的美德。人都會爭權奪利,但是靠爭來的利益是不長久的,只有不忘義才是根本,才能夠最終擁有利。你暫且放棄利,今後會得到更多。”晏嬰對田無宇說。

“夥計,你說得對啊,我改,我改還不行嗎?”田無宇說,他真的要改。

對於晏嬰來說,他並不是真的要幫助田無宇,他只是想為齊景公討回公道;但是對於田無宇來說,晏嬰就是在幫助他,因為晏嬰的話是正確的。

晏嬰不想幫田無宇,卻不得不幫;田無宇並不想放棄眼前的利益,但是為了長遠的利益,他選擇了放棄眼前的利益。

田無宇說到做到,立即將瓜分到的財產全數上繳給了公家。

如果僅僅是做到這一點,那就不是田無宇了。

田無宇派人前往魯國,召請公子子山等十多個公子公孫回來,他們是十年前被子尾趕走的。田無宇把他們召回來,把子尾當初霸占他們的土地都還給了他們,還給安家費。除此之外,眼下還有些公子公孫沒有封地的,田無宇也從子旗子良的地盤裏給他們劃分封邑。就連從前子旗子良的黨羽,田無宇也都妥善安排。

“大善人哪,君子啊。”整個齊國都在感謝田家。相反,鮑家全無反應,他們還沉浸在瓜分財產的喜悅之中。

事情到了這個時候,田無宇就滿足了?事情到了這個時候,田無宇知道,還需要一個姿態。

“主公,我請求退休,回莒邑養老。”田無宇向齊景公提出請求,這一招叫做以退為進。

齊景公原本還在考慮是不是要讓田無宇退休,還沒考慮好,人家自己來要求退休了。

“退休?”齊景公一愣,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從另外一個方向來考慮這個問題了。

首先,田家對自己很尊重,戰利品都給了自己,一點都沒留下,看上去,還是很忠於自己的;第二,田家現在名聲正好,齊國人恨不得給他們編流行民歌。如果這個時候批準他退休,知道的說是他自己申請的,不知道的豈不說是我齊景公容不下人,陷害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