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虎豹騎的閃電戰(第3/3頁)

劉備沒想到的是,前來支援的竟然是曹軍最精銳的主力,也沒有想到曹仁親自來,自己手下雖然有關羽、張飛、趙雲這樣的勇將,但能打硬仗的人馬不多,至於劉辟等人,不要看他們嘴上多麽慷慨激昂,一到打硬仗,肯定第一時間開溜。劉備並沒有為袁紹的事業犧牲自己的打算,所以他指揮的人馬一觸即退。

曹仁得手後不敢停留,立即由汝南郡回師,回到官渡前線時已是建安五年(200)的8月,此是袁軍主力又向前推進了一些。

在曹軍官渡大營的正面,雙方展開對決,袁紹下令用沙土堆成土丘,在曹營前面呈東西方向展開,長達數十裏,以此為依托構築營寨。為了對抗袁軍,曹操也分兵築營,但如此一來,兵力不足的問題更加突出了。有的史書認為此時在官渡前線對陣的雙方兵力,袁紹有十多萬人,曹操不足一萬,且傷兵占到十分之二三。這顯然不準確,袁軍人數估計得差不多,但曹軍人數明顯低估了,推測起來曹軍在此的兵力應該在三萬人左右,甚至更多一些。

雙方陷入艱苦的對峙之中,為了取勝,都想了不少辦法。袁紹下令在曹軍營外堆起土山,支起高高的瞭望樓,憑借制空權向曹營射箭。曹營暴露在敵人弓箭手的射程之內,營裏的人想來回走動,只能蒙著盾牌慢慢走。為了對付高處的弓箭手,曹軍將攻城用的拋石車進行了改良,使之射程更遠,力量更大,號稱霹靂車,拋擲石塊,專打袁軍瞭望樓和土山上的弓箭手,瞭望樓紛紛被打倒,袁軍的弓箭手也輕易不敢到土山上來。

袁紹見弓箭兵沒有發揮威力,又調來了工兵,向著曹營方向開始隧道作業,曹軍的對策是以地道對地道,在營中橫向挖出又長又深的壕塹,袁軍的地道挖到這裏時就暴露了出來。

雙方鬥智鬥勇,使出了渾身解數,打得異常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