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劉備寄寓荊州(第3/4頁)

對諸葛亮來說,下一步何去何從成為新的人生難題。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兩位姐姐很快都分別完成了婚事,她們所嫁的對象都是荊州赫赫有名的大族,其中大姐嫁給了蒯祺,二姐嫁給了龐山民。諸葛亮則帶著弟弟諸葛均在襄陽城西一個叫隆中的山村裏過著耕讀的生活。在漢末隱而不仕也是士人的一種風尚,得時則行、不得時則退而息意,面對社會動蕩和人身無法保全,一部分士人自動退居山林,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但諸葛亮顯然不是一名純粹的隱士,他也無意於成為隱士,他來隆中只是看中了這裏幽靜的環境,可以靜下心來讀書學習。他沒有用這個小環境來封閉自己,相反,在躬耕隆中的這段時間,他積極與外界溝通,隨時掌握外部世界的變化。

諸葛亮的二姐夫龐山民的父親龐德公是荊州名士,經他的介紹、又拜司馬徽為師,進一步開闊了眼界。在司馬徽的私學裏諸葛亮結識了龐德公的侄子龐統,還有向朗、尹默等人。

有龐德公的指點,加上司馬徽的進一步教導,諸葛亮學業進步很快,由於沒有官學程式化的教育束縛,諸葛亮學習的內容和方法都很靈活,除當時讀書人必不可少的經學外,諸葛亮還廣泛涉獵了諸子百家,其中對於法家和兵家的著作更是格外留心。諸葛亮讀書的方法也與眾不同,別人讀書務求精通、熟練,而諸葛亮只注重大的方面。諸葛亮顯然不希望自己刻苦讀書只是為了成為一名尋章摘句的儒生,他讀書為的是積累和思考。

劉備去找諸葛亮,一個求賢若渴,一個待時而動,按說這是個順理成章的相遇。但是劉備卻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有人認為這是諸葛亮故意試探劉備的誠意,也有人認為諸葛亮其實並沒有做好出山的打算,更沒有想好要輔佐劉備,所以還在猶豫。

但這些都是推測,諸葛亮此時26歲,盡管有些名氣,但還沒有任何官職,也沒有建立起任何功業,年齡幾乎長自己一倍、早已天下聞名的左將軍劉備來訪,說他故意不見,以試探對方,似乎可信度不高。而如果說諸葛亮並沒有做好人生的規劃,僅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也不符合他對待事情的態度。去了三次才見上,可能是碰巧了,在信息交流不發達的情況下,無法提前預約,諸葛亮又經常出門遊學交友,劉備撲了兩次空是可以理解的。

劉備第三次來到隆中時終於見到了比他整整小20歲的諸葛亮。見面後屏退眾人,劉備直接問:“漢室衰敗,董卓、曹操又先後專權,皇室奔難。我不顧德行和實力能否達到,想為天下人伸張正義,然而智謀淺短、辦法很少,連遭失敗,以至於今天。然而我的志向沒有罷休,您告訴我有沒有什麽好辦法?”

對這個問題,諸葛亮顯然已經做過深入的思考,於是一口氣說出了下面一段很有名的話:“自董卓之亂以來,豪傑在各地同時並起,占州據郡,稱霸一方,多得已數不過來。曹操與袁紹比,名氣差,實力弱,然而曹操竟然打敗了袁紹,由弱變強,其原因不僅是時機好,而且在於謀劃得當。現在,曹操擁有百萬大軍,挾天子以令諸侯,確實不宜和他爭雄。孫權占據江東,經過了三世,那裏地勢險要,民眾歸附,又任用有才能之人,孫權以之為外援,也不可謀取。荊州北靠漢水、沔水,南達沿海,東面和吳、會相連,西邊和巴、蜀相通,這正是用兵之地,但是劉表沒能力守住它,這是上天拿來要資助將軍的,將軍是否有意奪取它?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而肥沃的土地,是個天府之國,高祖劉邦憑借此地建立了帝業。如今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又在北面威脅,那裏人多物豐,劉璋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賢君。將軍是皇室後代,聲望聞於天下,羅致英雄,思慕賢才,如能占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南邊的少數民族部落和好,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勢發生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殺向宛、洛,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打出關中,百姓怎能不拿著飯食、酒水來歡迎您呢?如果真這樣,那麽霸業可成,漢室可以復興。”

這段談話就是著名的隆中對策,諸葛亮先通過對時局的分析,總結出興亡成敗的規律,那就是要成大事不僅依賴天時,更要有人謀,也就是說,要想成事,必須重視人才,再經過不懈努力,客觀上的不利條件也是可以改變的。

久處下風的劉備很願意聽到這樣的話,如果一切都由命運所決定,那麽個人再努力也都無濟於事了,劉備是個不服輸的人,他認為諸葛亮說得有理。更為重要的是,諸葛亮就目前天下時局和各路豪強此消彼長變化進行了具體分析,為劉備規劃出一個清晰的戰略藍圖,那就是盡可能避開強大的曹操,想辦法與正在快速成長的江東孫氏結盟,占據荊州,進而徐圖益州,尋求三足鼎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