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王業不偏安(第3/3頁)

郝昭駐守陳倉後對城池進行了加固,在陳倉舊城附近新修了一座新城,這座新城建在一塊台地上,後倚原麓、前橫高岸,依勢所築,地險而城堅。這樣的城池20多天打不下也正常,不能因此就否定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而且,對諸葛亮發起此戰的意圖還有另外一種理解。

從戰術上看,3萬增援的魏軍在張郃率領下馳援陳倉,當時蜀軍有10萬人,似乎可以一戰,但諸葛亮退得很幹脆,似乎說明這裏面另有隱情。

當看到諸葛亮寫給哥哥諸葛瑾的一封信時,似乎找到了這個疑問的答案,這封信容易被大家忽視,因為正史都沒有收錄,它保存在一部地理志裏,諸葛亮在這封信中說:“有一個叫綏陽的山谷,山崖險要,溪水縱橫,行軍困難。以前偵察兵在一帶往來,都走的是險要的小道。現在我命令先頭部隊砍伐樹木,修建道路,以便通往陳倉,足以牽制敵人,讓他們不能分兵去進攻孫吳。”

從信的內容看應該寫於陳倉攻城戰打響前,這封信至少可以說明幾點:一是在大戰即將拉開帷幕的時候,諸葛亮還在與遠在孫吳的哥哥通信,保持著信息上的溝通;二是此次北伐諸葛亮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派出偵察人員前往陳倉一帶做過偵察;三是信中特意講到蜀軍的行動可以起到牽制魏軍的效果,讓他們不能分兵攻打孫吳。

尤其是第三點,透露出蜀軍此次軍事行動的目的就是配合孫吳,所以大戰將至的緊張時刻諸葛亮還有精力給哥哥寫家書,因為這不是普通的家書,而是通過哥哥向盟軍通報情況的重要信函。

劉備死後吳蜀重新交好,在軍事上雙方多有配合,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孫權也出兵牽制了曹魏,這種配合應該是雙方面的,既有孫吳配合蜀漢,也應該有蜀漢配合孫吳。

石亭之戰發生在曹魏太和二年(228)農歷八月,是秋天,諸葛亮第二次北伐也在這一年的秋天,從時間上看兩次軍事行動是同時醞釀的,周魴詐降從5月就開始了,因為高度機密,事先不大可能把細節都通報給蜀漢,但可以知會蜀漢方面正在籌劃一次大戰役,請這邊出兵攻打曹魏的西線,減輕孫吳的壓力。

諸葛亮接到孫吳方面的請求後就立即行動了,在西線戰場發起進攻,不僅牽制了西線戰場魏軍總指揮曹真,使其不敢亂動,而且調動原屬荊州戰場的張郃率部回援。

諸葛亮的戰略是,如果進軍關中順利,不妨直搗長安;如果不順利,也能調動魏軍主力,配合盟友的行動。後來魏軍增援部隊趕來了,這時孫吳那邊也完成了石亭大捷,諸葛亮也就沒有戀戰,迅速回防。

所以,對於這次“大敗而歸”,一向嚴於律己的諸葛亮沒有再次做出反省或自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