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慕容鮮卑 三 慕容翰巧計敗宇文(第2/2頁)

說慕容家族英才輩出,一點也不假,這個慕容翰就是個相當能幹的人物。慕容翰是慕容廆的庶長子,此人文武雙全,既通曉謀略,又膂力過人,因此被慕容廆委以重任,鎮守慕容部的西大門徒河,曾與段部鮮卑交戰,屢立戰功。

慕容廆要招他的軍隊回來,他獨獨按兵不動,並且派人向慕容廆解釋道:“悉獨官舉國來犯,敵眾我寡,只可用計,不可力勝。現在城中的守軍用於防守已經足夠了,我請求把手下這支軍隊留在外面充作奇兵,等候時機進攻敵軍,然後內外夾攻,宇文部必敗。如若合兵一處,則悉獨官可以毫無顧忌的專心攻城,那樣我們就無計可施了。更何況未戰先怯,士氣也會大受影響。”

慕容翰的建議得到了慕容廆部下們的支持,慕容廆就聽任慕容翰留在徒河。

悉獨官得到這一消息,也感到慕容翰留在外面總是個禍患,決定先攻打慕容翰,分派數千騎兵突襲慕容翰。慕容翰得知,派人冒充段部鮮卑的使者(慕容翰的軍隊在慕容部與段部的邊境地帶,故而往來頻繁),在半路上迎接悉獨官的騎兵,報告說:“慕容翰向來是我們的邊患,我們早就想除掉他了。如今你們來討伐,我們必將相助。你們最好快點進兵。”

宇文部的軍隊見了段部的使者,自然大喜過望,哪還去轉什麽腦筋,一路不設防備的趕往徒河,很快就闖進了慕容翰事先設下的埋伏之中。可憐幾千騎兵還沒反應過來是個什麽回事,就已經被慕容翰的伏兵殺得片甲不留。

慕容翰乘勝追擊,同時把戰況告知守在大棘城中的慕容廆,慕容廆的世子慕容皝以精銳部隊突然出城直取悉獨官的營寨,悉獨官倉皇應戰,兩軍才一交手,慕容翰的騎兵已經殺到,這一下給悉獨官來了個火燒連營,宇文部的軍隊惶恐不知所為,整個戰場陷入一片火海當中。悉獨官真成了“獨官”,獨自一個逃回國內。悉獨官舊仇未報,又添新仇,宇文部經過此戰元氣大傷,再也沒有恢復過來。

首惡之人最心虛,崔毖害怕慕容廆與自己結仇,趕緊派侄子崔燾前去祝捷,沒想到卻與來求和的三國使者碰個正著。三家當面揭穿崔毖的真面目,把戰爭的責任全部推到這位刺史身上。

慕容廆得意地帶著崔燾去看戰場,說道:“你叔父教唆三國來消滅我,現在卻還有膽裝模作樣地來向我祝賀麽?”

崔燾嚇得要死,趴在地上不敢說話。

慕容廆讓他帶頭給崔毖傳話,說:“上策是投降,下策是逃跑。”並派大軍一路跟隨。

崔毖聽了消息,趕緊帶著數十騎人馬,棄了家室,投奔高句麗。今天朝鮮的崔氏,有不少就是崔毖的後代。

慕容廆受降了崔毖的原班人馬,控制了平州全境,他讓四子慕容仁留守遼東,並將生力軍遷到大棘城,朝著稱霸的目標繼續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