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逐鹿中原 十 後秦盛極而衰(第2/2頁)

姚興本來並不急於與北魏為敵,他的初衷是要與北魏聯姻。拓跋珪答應迎娶姚興的女兒,又忽然變卦,另立皇後,姚興的面子上顯然很掛不住,更何況當時他正春風得意,豈能容得拓跋珪如此無禮。

於是,姚興在弘始四年(公元402年)派姚平率四萬步騎兵進攻北魏,自己親自為後繼。拓跋珪則命部將長孫肥等率騎兵六萬為前鋒,也親率大軍隨後。

從雙方後來參戰的人數來看,實際上差不多,北魏的騎兵還稍強些。可以肯定的是,姚興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與進攻西秦、後涼不同,本意大致是教訓一下北魏(他也知道北魏當時的勢頭不錯,一時也滅不掉)。然而即便如此,人數也實在可憐,統帥的作戰意圖又不夠明顯,直接導致全軍上下信心不足,最終招來了悲劇。

雙方經過幾次接觸戰,姚平被魏軍圍困在柴壁。姚興聞訊,急率四萬多士卒前往救援,這本有望扭轉戰局,卻在蒲阪(今山西永濟西)忽然怯場,裹足不前。拓跋珪搶到先手,率三萬步騎兵迎擊姚興援軍,秦軍戰敗,一氣後撤了四十多裏,在汾水西岸紮營。

姚平堅守三個多月,矢盡糧絕,決定乘著夜色從西南方向突圍。姚興這時的表現,可謂拙劣,他只知在汾水西岸擺下陣勢,讓將士們高舉著火把,呐喊著呼應。那年頭沒發明手機,真是壞事兒:一邊是希望友軍奮力突圍,一邊則以為援軍能夠前來接應,兩邊都能看到對方,卻只在那裏大呼大叫,做不了一點實事。

到頭來姚平還是沖不出重圍,悲壯的率領部將投水自殺,剩下的軍隊全部面對魏軍,束手就擒。

姚興坐視自己軍隊慘敗,其內心的苦痛,可以想見,然而這痛苦卻是他自己一手造成。姚興諸多方面都做得比姚萇好,惟有面對挫折的勇氣和信心,遠不如屢敗屢戰的姚萇。這種眼睜睜失敗的痛苦,對姚興而言才剛剛開始,隨著勇氣和信心的一點點喪失,他終於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前景不錯的後秦在他手中一點點衰下去,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