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分歸隋 九 華皎反陳

韓子高的原名叫作韓蠻子,另有一說他姓陳,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出身很低微,卻長得無比艷麗,猶如女子。侯景之亂爆發的時候,他年方十二歲,流落在民間,遭遇亂兵的追殺。說來也奇,那些殺人不眨眼的士兵見了梳著一頭總角童髻的韓蠻子,竟沒有一個忍心下手。韓蠻子憑著他異乎常人的美貌,一次次從死人堆中逃了出來,保全了性命。

侯景覆滅時,韓蠻子寄寓在建康。他與大隊難民一起,跟隨出鎮吳興的陳蒨的南下車隊,準備回山陰老家。陳蒨本人也是帥哥,可一看到韓蠻子,還是吃了一驚,他問韓蠻子:“你想要榮華富貴麽?何不跟著我呢?”韓蠻子大約也被陳蒨的英武之氣所震撼,二話沒說就答應了。陳蒨覺得“蠻子”這名字不好聽,也不大氣,給他改名為子高。

從此,韓子高與陳蒨出雙入對,形影不離。韓子高懂得體貼,又善解人意,把性格有些急躁的陳蒨伺候得十分周到。陳蒨則讓韓子高學習騎射、兵法,使他逐漸成長為手下一員膽略過人的得力幹將。按照馮夢龍所編撰的《情史》的說法,兩人間遠勝過主仆之情,更有甚者,陳蒨在當皇帝以前,有一回對韓子高說:“人們都說我有帝王相,如若成真,我就冊封你做我的皇後。”令韓子高感動不已。(明代作家王驥德的雜劇《男王後》,便由韓子高與陳蒨這段不倫情事引申開去)

陳蒨做皇帝後,終究囿於世俗之見,沒能封韓子高為皇後,但也對他大加封賞,任命他為右軍將軍,負責台城的防務。平定王琳後,韓子高更是統率重兵,深受陳文帝的信任,在幾次平定地方叛亂的戰役中都有出色表現。天嘉六年(公元565年),韓子高升任右衛將軍,一時位高權重,成為朝中不可輕視的人物。

然而,韓子高的地位過分地依附於陳文帝,一旦陳文帝駕崩,他也就大禍臨頭了。

陳文帝臨終前擔心十三歲的太子陳伯宗難堪大任,提出把皇位傳給弟弟安成王陳頊,陳頊淚流滿面、執意推辭。陳文帝顯然是在試探陳頊的底(正與宇文泰的手段不謀而合),因為在此之前,陳文帝曾與五兵尚書孔奐、中書舍人劉師知、尚書仆射到仲舉等人商議改立陳頊為儲君,遭到眾人的一致反對,便打消了這一念頭,還對孔奐等人大為贊賞。

陳文帝大力提拔陳頊,是要借助宗室的力量來對抗與經濟一同恢復的世族勢力,穩固陳氏江山,但他還沒大方到願意把江山轉讓給弟弟。陳頊也很聰明,當面向哥哥表了忠心,取得了信任。陳文帝在遺詔中,任命陳頊與劉師知、到仲舉共同輔佐十三歲的太子。陳伯宗繼位,改元光大,以陳頊為大將軍、司徒、錄尚書、都督中外諸軍事。

劉師知是陳武帝的重臣,他最大的一件“功勞”就是參與執行了殺害梁敬帝的任務,到仲舉則是陳文帝的重臣,兩位都是文官,在宮中參與決策大事。陳頊帶領左右親隨入駐尚書省,主持行政工作,劉師知等人心存忌憚。幾個人商量著要把陳頊外調,由太後東宮的通事舍人殷不佞給陳頊假傳太後的旨意,說:“如今天下太平,四方無事,安成王可以返回東府(位於台城外)處理揚州的事務。”

陳頊領旨退到內室,手下的參謀毛喜對他說:“如今社稷未寧,局勢不穩,這肯定不是太後的意思。希望大王以社稷為重,三思而行,千萬不可讓奸人得逞,步曹爽的後塵!”

陳頊本來就是半信半疑,聽了毛喜的分析,深感有理,便假裝生病,把劉師知召到府中談話,同時派毛喜進東宮向太後和皇帝求證,馬上戳穿了謊言。(劉師知等人也是沒有政治鬥爭經驗,如此重要的決策,至少也得拉太後或皇帝這樣的靠山啊,什麽前期工作都不做就想空手套白狼,實在是異想天開)

陳頊得到確鑿證據,當即囚禁了劉師知,並入宮向太後和皇帝通報劉師知等人的罪狀。劉師知下獄賜死,到仲舉貶官軟禁,跑腿的殷不佞倒是運氣不壞,因為品行不錯,被陳頊免了罪,只是做不成通事舍人了。

到仲舉事敗,韓子高嚇壞了,他倆同為文帝時代的要臣,不免兔死狐悲。韓子高心知自己手握兵權,必被猜忌,主動向陳頊請求出鎮外地。可是陳頊與陳文帝不同,對男色沒有興趣,不予理睬。沒過多久,陳頊接到告發,說韓子高與到仲舉謀反,便將兩人賜死。韓子高時年三十歲,看起來,“天妒紅顏”的說法,對於男人也是適用的。

韓子高被殺的消息在陳國掀起軒然大波,據守長沙的湘州刺史華皎與韓子高一樣屬於文帝嫡系,心不自安。為求自保,他一面秘密招兵買馬,與北周和荊州後梁政權接觸,取得兩方的支持,一面向朝廷上折,請求調任廣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