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開、天邊事(二)

默啜之殺娑葛也,突騎施別種車鼻施啜蘇祿,裒拾余眾,自為可汗,眾至三十萬。開元中,拜順國公,《通鑒》事在六年五月。進號忠順可汗。《通鑒》在七年十月。以阿史那懷道女為交河公主妻之。是歲,突騎施鬻馬於安西,使者致公主教於杜暹,《新書·蘇祿傳》。據《通鑒》,唐以交河公主妻蘇祿,事在開元十年十二月,杜暹為安西副大都護,在十二年三月;《舊書·暹傳》,亦在是年;則此是歲二字似誤。暹怒,笞其使,不報。蘇祿怒,陰結吐蕃,舉兵略四鎮,圍安西。暹方入當國,趙頤貞代為都護,乘城。久之,出戰,又敗。蘇祿略人畜,發囷貯,徐聞暹已宰相,乃引去。《新書·蘇祿傳》。《舊書·杜暹傳》:暹以開元十二年(724年)為安西都護。明年,於闐王尉遲眺陰結突厥及諸蕃國,圖為叛亂。暹密知其謀,發兵捕而斬之,並誅其黨與五十余人,更立君長,於闐遂安。《新書》略同。《通鑒》亦有其事。《舊書·於闐傳》:天授三年(692年),其王伏阇雄卒,則天封其子璥為於闐國王,開元十六年(728年),復冊立尉遲伏師為於闐王,無眺為王及為暹所廢事,蓋史家僅記封冊。雖不完具,猶可校以《杜暹傳》而知其不備也。《新書·於闐傳》曰:伏阇雄死,武後立其子璥,開元時獻馬 豽,璥死,復立尉遲伏師戰為王,則億撰璥死而立伏師之事,謂其身相接,使人反疑杜暹傳為不足信矣。暹之相,在開元十四年九月,蘇祿與吐蕃贊普圍安西,在十五年閏九月,皆見《舊書·本紀》。《紀》雲:副大都護趙頤貞擊敗之,蓋諱飾之辭,不足信也。《新書·本紀》,十五年九月丙子,吐蕃寇瓜州。下連書閏月,庚子,寇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敗之。一似安西之役,專出吐蕃,而於蘇祿無與者。歐、宋二公之疏如此。始蘇祿愛治其人。性勤約,每戰有所得,盡以與下,故諸族附悅之,為盡力。又交通吐蕃、突厥,二國皆以女妻之。遂立三國女,並為可敦,以數子為葉護。費日廣而無素儲,晚年,鹵獲稍留不分,下始貳。又病風,一支攣,不事事。於是大首領莫賀達幹、都摩支二部方盛,此據《新書·蘇祿傳》,《舊書·突厥傳》都摩支作都摩度。《實錄》同。見《通鑒考異》。而種人自謂娑葛後者為黃姓,蘇祿部者為黑姓,更相猜讎。俄而莫賀達幹、都摩支夜攻蘇祿,殺之。據《舊傳》,事在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夏。都摩支又背達幹,立蘇祿子吐火仙骨啜為可汗,居碎葉城。引黑姓可汗爾微特勒保怛邏斯城,共擊達幹。碎葉城、怛邏斯城皆見第三章第六節。帝使磧西節度使蓋嘉運和撫西方諸國。達幹與嘉運率石王、史王破吐火仙,擒之。《舊書·本紀》:開元二十七年七月,北庭都護蓋嘉運以輕騎襲破突騎施於碎葉城,殺蘇祿,蓋誤。嘉運當時,並擒吐火仙弟頓阿波,皆以獻俘,赦不誅。《新書·本紀》,系吐火仙之擒於八月。疏勒鎮守使夫蒙靈譽挾銳兵,與拔汗那王掩怛邏斯城,斬黑姓可汗。諸國皆降。初阿史那獻為磧西節度使。見上節。十姓部落都擔叛,獻擊斬之,據《新書·本紀》,事在開元二年三月。收碎葉已西帳落三萬內屬。璽書

嘉慰。葛邏祿、胡屋、鼠尼施三姓,咄陸五啜,有胡祿屋闕啜,鼠尼施處半啜。胡屋當即胡祿屋闕,鼠尼施當即處尼施處半。因默啜政衰內屬,為默啜所侵掠,以獻為定遠道大總管,與北廷都護湯嘉惠等掎角。於是突騎施陰幸邊隙,獻乞益師,身入朝,玄宗不許。然獻終亦歸死長安。《新書》本傳雲:獻終以娑葛強很不能制,歸死長安。案時娑葛已前死。及是,又以懷道子昕為十姓可汗,領突騎施所部。莫賀達幹怒,誘諸落叛。詔嘉運招諭,乃降。《舊書·本紀》,在開元二十八年十二月。遂命統其眾。後數年,復以昕為可汗,遣兵護送至碎葉西俱蘭城,俱蘭名見《新書·西域傳》。《通鑒考異》雲:《會要》作俱南城。為莫賀達幹所殺。西突厥遂亡。《通鑒》系天寶元年(742年)。此據《新書·西突厥傳》。《突騎施傳》,莫賀達幹作莫賀咄。雲莫賀咄自為可汗,安西節度夫蒙靈譽誅斬之。其事,《通鑒》系天寶三載(744年)。天寶後,突騎施部以黑姓為可汗,仍通使貢,受詔冊。至德後,黃、黑姓皆立可汗,相攻,中國多故,不暇治。大歷後,葛邏祿盛,徙居碎葉川,二姓微,臣役焉。

唐初西域,本羈制於西突厥。西突厥亡,突騎施等莫能繼起;默啜、吐蕃,雖皆意存覬覦,而力有不及;大食方興,亦未能遽行兼並;故開天之際,中國之聲望猶存。蔥嶺東西,西暨拂菻,南抵天竺,仍通朝貢,受冊命。並有賜姓、尚主,遣子宿衛者。唐或於其國置軍州,或更其國號。如拔汗那以助平吐火仙,冊其王為奉化王。天寶三載(744年),改其國號寧遠。以外家姓賜其王為竇氏。又封宗室女為和義公主降之。十三載(754年),其王忠節遣子入朝,請留宿衛,習華禮,許之。此國,史稱其事唐最謹焉。護蜜,即元魏時之缽和。乾元元年(758年)來朝,賜氏李。南天竺丐名其軍,玄宗賜名為懷德軍。史國,天寶中改號為來威國。雖安史亂後,余風遺烈,猶未盡絕也。然開天之際,要為極盛之時。當是時,西方強國,實惟吐蕃、大食,陵轢諸國,諸國多有來乞援者。南天竺嘗乞師討大食、吐蕃。烏荼,亦曰烏萇,東鄙與大食接,開元中數誘之。其王與骨咄、俱位,皆不肯臣。玄宗命使者冊為王。個失蜜,即迦濕彌羅,王木多筆,遣使來朝。言國有象、步、馬三種兵。臣身與中天竺王阨吐蕃五大道,禁出入,戰輒勝。有如天可汗兵至勃律者,雖眾二十萬,能輸糧以助。康,其王烏勒伽,與大食亟戰不勝,來乞師,天子不許。石,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王伊捺吐屯屈勒上言:今突厥已屬天可汗,惟大食為諸國患,請討之。天子不許。俱蜜,開元中來獻。其王那羅延,頗言大食暴賦,天子但慰遣而已。東曹,天寶十一載(752年),其王與安王請擊黑衣大食,不聽。唐與吐蕃,所爭在於四鎮。開元中嘗破平喝盤陀,於其地置蔥嶺守捉,為安西極邊戍,亦所以固四鎮也。吐蕃出西域之道,實惟於闐,既不獲逞,乃思假道於勃律,亦為唐所阻遏,事見下節。大食席方興之勢,去蔥嶺已西諸國近,實非唐所能與爭。故唐於來乞師者,皆謝絕焉。度德量力,宜也。而邊將貪功,安西節度高仙芝以天寶九載(750年),出師以討石國。其王車鼻施約降,仙芝仍浮之,獻於闕下,斬之。其子走大食乞兵。明年七月,仙芝遂大敗於怛邏斯城。經此挫折,設更欲興忿兵以報怨者,後事必更不堪設想,而安史之亂旋作,唐於西域,遂不復能過問,此轉所以保全威望,為要功生事之臣藏拙也。《新書·西域傳》贊曰:“西方之戎,古未嘗通中國,至漢始載烏孫諸國,後以名字見者寖多。唐興,以次修貢蓋百余,皆冒萬裏而至,亦已勤矣,然中國有報贈、冊吊、程糧、傳驛之費。東至高麗,南至真臘,西至波斯、吐蕃、堅昆,北至突厥、契丹、靺鞨,謂之八蕃;其外謂之絕域;視地遠近而給費。開元盛時,稅西域商胡,以供四鎮,出北道者,納賦輪台。事在開元七年(719年),見《焉耆傳》。輪台,今新疆輪台縣。地廣則費倍,此盛王之鑒也。”夫報贈、冊吊、程糧、傳驛,為費幾何?征戍之勞,蓋有什百於此者矣。唐北平突厥,西禦吐蕃,東撫治奚、契丹,皆所謂“守在四夷”,雖知其勞,勢不容已。若西域則異於是,不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