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政變的第三天,12月6日早晨。

金玉均致函袁世凱,大意是責備昨天清兵妨礙了宣仁門的封鎖,出言極為強硬。

原來,昨天在宣仁門,清軍妨礙封鎖,就任為前後營使兼左捕將的第三號頭領樸泳孝大發雷霆,要與清軍較量,經竹添和金玉均好言勸慰,才平息下來。

“即使鎖上大門,從外面進攻也能把門砸碎,最重要的是加強戒備。”金玉均說。

然而,總得抗議一下才行。給袁世凱寫信之後,金玉均以戶曹參判的身份,檢查了財政和兵器庫存量。

使他大為驚異的是,步槍都生了銹,可能是演習時被雨淋濕卻沒有擦拭的緣故。銹得幾乎壓不進子彈。

“這可是大事,趕快擦!”金玉均命令道。

不久,竹添公使來到,說:“日本兵久駐宮中,恐遭物議,我想讓他們今天撤出。”

“這可不行!”

金玉均不禁大聲喊起來,他剛剛看過生了銹的槍支,一旦清軍來攻,將不能還擊一槍。他苦苦哀求。

“原來如此……”竹添苦笑了。

“三天,再駐守三天。有三天,槍支就能拆卸擦洗完,新政權的基礎也就鞏固了,然後,日本兵撤去,只留十名士官,當訓練教官。”

“這些事要同村上大尉商量。”竹添讓步了。

金玉均又提出借款問題。

“需要多少錢?”竹添問道。

“五百萬美元。其中三百萬美元是現在就迫切需要的。”

“五百萬美元……急需三百萬?”

“貴國一下子拿不出這麽多錢吧?我打算同英、美諸國也商量一下。”

金玉均提出英、美兩國,用以牽制。

“閣下到我國考察過,對我國的實力卻似乎估計過低。”竹添挺起胸膛,“三百萬美元,隨時拿得出來,放心好啦!”

這時,清軍派來一名士官,要謁見國王。

“不行!”金玉均大叫,“吳兆有、袁世凱、張光前他們來了倒可以引見,一個無名小卒,豈有此理!”

“那怎麽辦?”來通報的士官問道。

“領他去見兩位議政!”

領議政李載元和左議政洪英植代替國王接見了清軍使者。他是來為提督吳兆有送信的。內容是簡單的慰問:

大王殿下:昨晚聞受虛驚,今幸大王洪福,京城內外平靜如常。務乞放心。敝軍三營亦托庇無事,一並聲明……

這封信雖然充滿了譏諷,但畢竟是慰問,必須回復。由樸泳教執筆復函,交使者帶回。

這時,盛傳閔妃已死,九歲庶子登極。國王是死是廢,令人猜疑。

袁世凱向李鴻章呈文:

人心日益洶洶,軍民結眾數十萬,將入宮盡殺倭奴……

又呈文:

若日兵劫王東去,另立新王,則雖在此保護彈壓,既失一國,又失一君,咎孰大乎?

袁世凱感到事態緊急。

形式上清軍必須有朝鮮方面的要求才能動用武力,但國王此時落在政變集團掌握之中,無法寫字據。於是,袁世凱致函右議政沈舜澤:“請閣下代表朝鮮政府,寫一封要求清軍駐軍出兵的信件。”

沈舜澤立刻送來一信:

本月十七日(陰歷)夜,奸臣金玉均等托言宮中有亂,密召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帶兵入衛,逼王移宮,禁止出入,內外隔絕,至今三日,聲息莫通。今聞殺大臣六人,中官一人。我王囚辱萬端,禍猶未測。在外臣民痛恨號泣,莫省所措。乞三營大人袁司馬、吳統領、張總兵火速派兵前來保護,以見天日復明……

沈舜澤之外,戶曹參判南廷哲及其他朝鮮軍方官員也寫來密信,要求清軍出兵。

袁世凱以此為依據,準備率兵入宮,保衛國王。首先,他派使者謁見國王,但被阻擋。這個使者就是上次送信的士官,名叫周得武。

隨後,袁世凱率兵前去,提出謁見國王。

金玉均傳話:“袁司馬謁見國王,理當可以,只是率兵前來,極不穩妥,是不能容許的。”

午後二時半,清軍方面照會竹添公使:

敝軍與貴部駐此,同系保護國王。昨日,朝鮮內亂,殺害大臣八九人。現王城內外軍民不服,欲群舉入宮,環攻貴部。弟等既恐復驚國王,又恐貴部受困,將率隊進宮,一以保護國王,一以援護貴部,別無他意,務請放心……

據說,竹添拆閱之前,已經聽見了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