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頁)

他向清政府獻策,建議采用近代武器,後來在作戰中發揮威力的洋槍隊,就是他獻策的結果。

然而,另一方面,他又向太平天國的蘇州守將獻策,謀劃如何攻克上海。後來事情敗露,被清政府知道了。得知證據握在清政府手裏,他便請上海的英國領事保護,亡命去了香港。

二十多年過去了,這件事漸漸被遺忘,不了了之。並且,清朝到了洋務派時代,會英語、懂西洋近代文明的王韜終於出場了。以前在香港翻譯的外國書提高了他的聲譽,借此他返回了上海。

孫文把給李鴻章的上書草稿,拿給王韜看。對於他的主張,洋務派的王韜也大為贊賞。

“堅持幹下去吧!今天得知還有你們這樣的年輕人,我算放心了,好好幹吧!”

王韜提筆改動了數語,只限於詞句表達,不曾有損於上書精神。

這篇長達八千字的上書,收錄於《孫文全集》。不過,王韜改動了什麽地方,不得而知。

兩個廣東青年從上海到天津,按照當時的習俗,準備好禮品,通過李鴻章的幕僚羅豐祿呈遞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