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玉宇呈祥 二六、賜新婚秦本全照準 統戰艦進軍只欠風(第3/3頁)



  在清朝初年,提督一職為正二品,比總督低著一級。可是施瑯這個水師提督是以欽差身份駐防在此,而且聖上有旨,命姚啟聖的人馬,統歸施瑯調遣。姚啟聖不敢托大,聽說施瑯來了,便率領著將軍賴塔,率全城文武迎至東門。施瑯也不謙讓,即命各官散去,帶著總兵陳蟒、魏明來到大堂上,聖旨開讀已畢,便展了海輿圖,福建的這兩位最高軍政長官共謀攻取台灣的方略。

  聽施瑯大致介紹了敵我雙方軍事情形之後,姚啟聖撚著胡須,慢吞吞說道:“施公,原定先取澎湖的方略是不錯的。不過那時鄭經還沒有死,台灣政局尚屬穩定,所以得步步為營,先打澎湖。如今鄭經病死,他的兒子們相互殘殺,全島兵權,已落入旁人之手。劉國軒帶著重兵駐守澎湖,其實也有點避禍的味道。我軍不如避實就虛,乘現在北風正大時繞過澎湖,直取台灣本土,一鼓破之。這樣,駐紮在澎湖的劉國軒進退維谷,必會不戰而降!”

  施瑯一言不發聽完了姚啟聖的話,沉思了一下,笑著說:“啟聖兄,你的話有道理、,若倒退回去五年,‘三藩’狼煙未息,主上命我下海打仗,我也要這樣想。現在海內安定,以傾國之力取台灣,便不能走這步險棋,而拋棄全勝之道。數百裏風滔之險,不是件容易事,萬一台灣本土之戰稍有不利,中間橫著的澎湖便是我們全軍葬身之地!所以兄弟以為應以不變應萬變,不管台灣形勢如何,攻下澎湖,台灣便不戰自亂,這才是萬全之策。”

  “照你這麽說,我們就得等著南風了?那最早也得等今年夏秋。”

  “對。”

  “施軍門可曾想過,夏季海戰風險更大!如澎湖一戰不利,台灣內亂消除,不知又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按照康熙以前的旨意,姚啟聖在施瑯軍中的職責是宣慰軍士。二人相處時間長了,時日多了,施瑯知道這老頭子認理不認人,便微微一笑說道:“啟聖兄放心,為將之人不識天文,不辨風候,怎敢在海上打仗?夏季是季風,以南風最多,倒是冬春之風最難預料。我練水軍五六年,鄭家的兵我也當過,他們那兩下子也還知道。取了澎湖,便扼住了敵軍咽喉,他若負隅頑抗,我就派大兵艦泊在台灣港口,重炮轟擊。另出奇兵分襲南路和北路。哼,台灣那幾萬兵,分散數百裏海域島嶼,還要守本土,不難各個擊破!”

  他倆在這兒爭論不休,那位將軍賴塔卻一直沒有搭話。他坐在施瑯的對面,一只手搭在椅子背後,連帽子也沒戴;一條發辮順腦後直溜下來,剛剃過的頭和油光光的臉,酒壇子似的閃著亮光。他撫了一把剛剛修飾過的八字髭須、嘻嘻一笑說道:“二位說完了嗎?下官說句不怕得罪你們的話,你們似乎連皇上的聖旨都沒讀懂!”

  施瑯為人嚴肅莊重,又一向看重軍紀,很看不慣賴塔這樣懶散隨便的模樣。施瑯偏過頭來問道:“哦?大人有何高見?”姚啟聖撅著胡子扭轉了臉,只鼻子裏哼了一聲,瞅也不瞅賴塔。

  賴塔拿起康熙的廷寄諭旨,笑了笑,說道:“皇上旨裏說的多明白。依我看這台灣的事啊,沒準就吹了!你們尋思,如果定要取台灣,何必還要問‘可否進兵’?”他舔了舔有點發幹的嘴唇,站起身來操一口流利的京腔,晃著腦袋又道:“咱們做臣子的得善體聖心!要我說嘛,幹脆老實回奏,台灣暫不宜取,皇上也省心了。咱們呢,也省了多少無益的事兒!”說罷便伸懶腰。

  盡快拿下台灣統一中華版圖,是康熙親定的國策。施瑯在京的時候,皇上親自接見諄諄囑托。可如今這個賴塔,公然曲解聖意,胡攪蠻纏,打斷了議事的進程,又這樣口出狂言的傲慢無禮,可把施瑯給氣壞了。他突然站起身來,大喝一聲:“賴塔,把你的帽子戴上!”這聲色俱厲的申斥聲,廊下的將軍們都嚇了一跳。姚啟聖目光也霍的一跳。

  賴塔懵頭懵腦地問道:“什麽?”

  “我說你,把帽子給我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