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孱陵驚魂(第2/2頁)

這些天董蒙一直伺候在是勛身邊,殷勤周到,就跟個仆傭似的,是勛不禁就想啊:“此子可大用也。”倒不是董蒙拍準了馬屁,而是是勛也想到了,且得好一陣子呢,董蒙就不得不牢牢地綁在自己身上,否則他恐怕有家都難回啊。加上這董公盛又聰明,又下得了狠手,起碼數年之內,忠誠度不必擔心,那不用他還用誰呢?

他眼色一丟過去,董蒙果然心領神會,當即叫了兩名部曲進來,就把又氣又怕又萎又慌的劉睿給架出去了。隨即告辭出門,點起一隊部曲,等於押著劉睿返回了郡衙,勒逼著劉太守掏出官印來加蓋了,又索要了馬匹,派荊洚曉把公文遞送去孱陵——其實這是是勛最後的手段,那就是萬一實在說不通劉睿,幹脆趁他前來探病的機會,將其擒下,逼他低頭。

這些天郭淮、秦誼等人也都沒閑著,就把臨沅城內的情況給摸了個一清二楚。本來劉睿麾下兵馬就不多,而且缺乏訓練,防備松懈,是勛帶著三百多精銳部曲進了城,就算真打起來也未必有多吃虧。況且有心算無心,這人質還不好擒嗎?

要不是自己實在沒時間和精力管理一郡,又怕劉睿召來武陵蠻兵,他直接把武陵拿下都未必有多難——就好比木馬屠城記,要是你有了防備,我這幾百人想攻城那是扯,但我既然已經進來了,你還有啥活路嗎?

所以能說服了劉睿最好,反正官大一級壓死人,自己身為朝廷侍中、賫詔的天使,只要不跟你徹底撕破臉,強橫一點兒你又能怎樣?他就此打開了張羨前往孱陵的通路,所以在董蒙押走劉睿的同時,也命郭淮趕緊遣人通過來路返回,去通知駐兵益陽的張羨:你們可以繼續前進了。

事情既然完了,是勛也就不在臨沅城內多呆——劉睿吃了一個癟,說不定腦袋一熱還會做出啥事兒來——並且不顧幕僚們的勸阻,拖著孱弱的身體,乘上車便出城北去。不日渡過澧水,進入孱陵縣境。

其實既然是勛說服了劉睿,也逼著對方下了公文,那直接返回長沙去就得啦,此後張羨跟劉表是在孱陵對峙,還在直接打起來,完全不關他的事兒。但是勛還總有點兒不放心,他希望能夠在孱陵迎到了張羨的大軍,那時候徹底踏實了,再閃人也還不遲。

孱陵縣長出城相迎,是勛詢問姓名,對方回答道:“末吏姓潘,單名一個濬字。”是勛心說不意在此又見到一個熟……歷史上的名人。

潘濬潘承明,演義上就露了兩小臉兒,說他身為治中,關羽奪了襄陽以後命其總督荊州,王甫勸說道:“潘濬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希望換成趙累,關羽不從。後來呂蒙白衣渡江,潘濬就此歸降,孫權仍使其為治中,掌荊州事。

但是根據史書記載,荊州入吳,諸人皆降,只有潘濬躲在家裏不肯露面,最終還是孫權親自上門去請,好說歹說,他才歸了東吳的。此後潘濬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屢立功勛,在吳國一直做到九卿之一的太常。可以說,潘承明在蜀為叛將,在吳為名臣,正經《吳書》裏那也是有傳的。

是勛不禁就想啊,我能不能把這位潘承明也拐走呢?不過潘濬好歹守護一縣,直接扯走可能性不大……算了,等機會、瞧運氣吧。當下跟著潘濬進了孱陵,只見城池雖小,街道倒也整潔,商賈繁盛——可見這位縣長果然有相當的治理之才啊。

把部曲駐紮在衙外,他自己跟隨潘濬來到大堂。可是才進門就覺得氣氛不大對,擡眼一瞧,只見堂上背對自己站著一個人,頂盔貫甲,腰懸長刀。是勛心說這是誰了?又還沒打仗呢,為什麽甲胄齊全?而且竟敢背對著我?才轉頭要問潘濬,那人卻突然轉過身來,“哈哈”大笑道:“不期今日得見侍中風采!”

是勛仔細打量此人,只見他正當壯年,身高在八尺開外,肩寬臂長,極其的雄壯,披上鎧甲就跟尊鐵塔相似。一張黑臉,濃眉如帚,環眼似鈴,鼻直口闊,頷下一部長須,垂至胸部——好一員虎將也!不禁問道:“卿何人耶?”

那將這才雙手抱拳,微微躬身:“末將乃劉荊州麾下中郎將黃忠也,奉命移駐孱陵,以阻張羨北侵!”

是勛這一驚真是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