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邊城孤兒 第13章 奔襲(第2/3頁)

張鐵頭臉上一紅,隨即又咬牙道:“真讓我幹,也能幹得!”

元封圓場道:“好了,這件事斷斷少不得鐵頭哥,咱們沒走過那麽遠的道,必須有人引路、照顧馬匹才行,明天就出發,爭取年初一早上回來,如何向爺娘解釋不在家過年,你們自己去想,實在想不出好招的就幹脆別說,總之這件事務必保密,誰透露出去就別跟大家一起玩了!”

這個懲罰夠狠,料想也不會有人向外透露半點風聲,張鐵頭好不容易才獲得一起行動的資格,更加不會戳簍子。

當日的遛馬長跑活動暫時取消,改成練習爬墻,八尺高的堡墻和普通的一人多高的院墻都要爬,高的疊羅漢,矮的必須一躍而過,張鐵頭負責伺候牲口,檢查馬掌,準備行裝,趙定安則回到鐵匠鋪,不知道做什麽去了。

次日又練了一個白天,到了晚上掌燈時分,少年們都整理好了行裝,收拾的利利索索的,腿上纏著綁腿,袖子也用布條子紮緊了,二指寬的銅頭牛皮板帶殺得緊緊地,用油石磨過的長刀或背在身後,或插在腰間,彈弓別在板帶上,一伸手就能拽出來,黃泥搓成又經陽光暴曬的泥丸放在一旁的小口袋裏,摸取也很順手,幹糧飲水野地露宿的鋪陳都裝在馬鞍子上了,另外還有十二根樺木杆的長槍豎在旁邊。

元封亦是一身勁裝,身背那把鑲金刀柄的長刀,左佩弓,右帶箭,在趙定安和張鐵頭的簇擁下走了出來,趙張二人已經十八歲,算是成年人了,體格發育的很好,佩著長刀倒也威風凜凜。

“定安哥,把東西發給大家吧。”元封說道。

趙定安拿出一個口袋,往每人手裏倒了十個紅棗大的鐵珠子,沉甸甸黑黝黝的拿在手裏很有感覺。

“這是定安哥連夜打造的鐵彈丸,彈弓配上它,不比弓箭差,到時候就使這個。”

眾人聽了都喜滋滋的把鐵彈丸往身上裝,並且想把泥丸子扔掉,卻被元封阻止:“留著吧,又不重,萬一還能用上呢。”

十三兄弟,外帶一個張鐵頭,飽餐一頓之後趁著夜色離開了十八裏堡,一共是十四個人,十七匹馬,另外還帶了些盤纏錢,這回元封把自己的家底子全豁出去了,多帶幾匹馬一方面是有備無患,一方面還能往回拉些戰利品,總之預備的充分點準沒錯。

月朗星稀,空氣幹冷,這支小小的騎兵隊伍在杳無人跡的道路上行進著,每個人臉上都遮著圍巾,防止熱量流失太多,手套、鬥篷這些物件也很齊全,冬夜行軍必須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不然非戰鬥減員幾個就麻煩了。

向導張鐵頭走在最前面,然後是元封和其他人,趙定安在最後壓陣,防止有人困極落馬掉隊,所幸眾人都是興奮過度,精神好得很,哪會打瞌睡。

老天爺很照顧,沒有下雪也沒有刮風,除了有點冷以外,沒有太多妨礙急行軍的障礙,馬上過年了,就連馬賊都不出來活動了,大地被凍得堅硬如鐵,路上還有一灘灘的積雪已經化成了冰坨,要注意躲著這些亮閃閃的地方,防止馬蹄打滑,十七匹馬都披上了羊毛氈子,馬蹄上也纏了布條,防寒防滑,做到萬無一失。

雖然極其寒冷,但是少年們的心卻是火燙火燙的,別看就練了十幾天功夫,他們的自信心卻是爆棚,真覺得自己得了元封的真傳,能夠大殺四方了,興奮的心情難以抑制,再加上旅途枯燥,便有人想扯點閑話,可是一張嘴就被元封罵回去了,除了必要的交流以外,嚴禁說話!

每走一段距離,元封都會讓大夥下來跑上幾步,活動一下血脈,這些少年畢竟不是馬上生活的遊牧民族,也不是征伐多年的老兵,而是沒打過仗見過血的農家少年,更是自己為數不多的忠心部下,所以必須體恤他們,愛護他們,不能做無謂的犧牲。

渴了,就把藏在懷裏的水壺拿出來抿一口,要小口小口的喝,在嘴裏含熱了再咽下去,餓了,就啃一口幹糧,一直也沒讓戰馬全力奔跑,就是勻速小跑而已,每隔一段距離還會停下來歇息一會,喂料飲水,給馬擦汗,這一夜,少年們不但得到了長途奔襲的鍛煉,還學到了不少本事。

農家長大的孩子就是潑辣,事實證明這些少年的耐力和素質遠超元封的想象,除了最小的孟小二滑倒一次外,其余人都毫發無損,順利走完了這近二百裏地,抵達黃草鋪附近。

黃草鋪是有著五百戶百姓的大鎮子,也是獨一刀的大本營,馬賊團夥就盤踞在此處,到底是人家經營了十幾年的地盤,不得不防,所以元封和張鐵頭一同前去探察,趙定安領著剩下的人在距離城鎮十裏遠的一處荒廢的土堡中歇息。